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老年人最大咬合力及影响因素分析    

Analysis of Influential Factors on Maximum Bite Force in the Elderly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吕万勇[1] 朱水兵[2] 陈小平[3] 郑马庆[4] 巩丹丹[3] 付萍[1]

Lv Wanyong;Zhu Shuibing;Chen Xiaoping;Zheng Maqing;Gong Dandan;Fu Ping(Nutrition and Food Branch,China Association of Gerontology and Geriatrics,Beijing 100062,China;Brain Hospital,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Nanjing 210029,China;Dahua Hospital of Xuhui District,Shanghai 200237,China;Jiangsu Provincial Institute of Materia Medica,Nanjing 210009,China)

机构地区:[1]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营养食品分会,中国北京100062 [2]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中国南京210029 [3]上海市徐汇区大华医院,中国上海200237 [4]南京工业大学江苏省药物研究所有限公司,中国南京211800

出  处:《国际老年医学杂志》

基  金: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Z151100001215016)

年  份:2018

卷  号:39

期  号:4

起止页码:176-179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ZGKJHX、普通刊

摘  要:目的研究老年人最大咬合力与年龄、口腔健康状况、疾病等影响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美国T—scanⅡ牙齿咬合分析仪检测老年人口腔最大咬合力并结合老年人口腔健康状况和其他疾病进行相关因素分析。结果老年人口腔健康检查结果显示:有牙龈炎的老人其最大咬合力小于无牙龈炎的老人(P〈0.01),口腔溃疡和口干、龋齿等口腔疾病因素对于最大咬合力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后槽牙缺失0—4颗的老年人最大咬合力均值高于缺失5-8颗的老年人,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老年人前切牙数量缺失0-5颗的最大咬合力高于缺失16-20颗的老年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6岁以上组最大咬合力明显低于75岁以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组和女性组最大咬合力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人患有帕金森病、糖尿病与最大咬合力之间的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有骨质疏松疾病的老年人最大咬合力明显低于无骨质疏松症的老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有脑梗死/出血病史的老年人最大咬合力低于无脑梗死/出血病史的老年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人口腔最大咬合力影响因素和年龄、牙龈炎、缺牙数量、脑部中枢神经损伤、骨质疏松症有关。

关 键 词:咬合力 咀嚼效率 老年 缺齿  骨质疏松 中枢神经损伤

分 类 号:R78[口腔医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