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黄陵地区储层成藏条件及主控因素    

Accumulation conditions and main controlling factors of Chang 6 reservoir in Huangling Area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李亚婷[1] 李旦[2] 尚有战[2] 吴小斌[1] 李海飞[2] 李晓峰[2] 李浩[2]

LI Ya-ting;LI Dan;SHANG You-zhan;WU Xiao-bin;LI Hai-fei;LI Xiao-feng;LI Hao(School of Petroleum Engineering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Yan'an University,Yan'an 716000,China;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command of Huangling,Yangchang Petroleum Co.,Ltd.,Huangling 727300,China)

机构地区:[1]延安大学石油学院,陕西延安716000 [2]延长油田股份有限公司黄陵勘探开发项目指挥部,陕西黄陵727300

出  处:《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702136);延安大学校级课题(YDK2015-79)

年  份:2018

卷  号:38

期  号:4

起止页码:629-635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CAS、JST、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黄陵地区延长组长6致密储层为重点勘探层系,物性差,非均质性强。为了研究储层特征与油水分布关系,寻找油气富集规律,有效预测有利区,通过测井、录井、化验资料等,利用扫描电镜、铸体薄片,高压压汞技术等方法,对长7烃源岩、长6储层条件及储源配置关系、成藏驱动力等方面要素分析,进一步预测油气富集"甜点"模式,对储层地质与成藏特征进行总结。研究结果:长7烃源岩热演化程度好,是优质生油岩,油源受构造影响分区分布,西北部成熟度高于东南部,为成藏提供基础条件;长6受成岩作用、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影响,物性变差,与长7形成良好储源配置关系;成藏运移阻力主要为毛细管力,范围在0.014~0.078 MPa,驱动力大于运移阻力,流体才会聚集成藏。结果表明:长6储层成藏受控于优质烃源岩展布、储层质量等,受多种地质因素控制和影响,浊积水道区域,发育成熟的孔-缝疏导系统,构造局部隆起带,控制致密油分布。

关 键 词:成藏条件 长6储层 储源配置  运聚动力  主控因素

分 类 号:TE12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