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农村社区治理:模式演进、方法转变与联动机制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庄龙玉[1]

机构地区:[1]齐齐哈尔大学哲学与法学学院,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6

出  处:《行政论坛》

基  金: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中国乡村文化的脱域及再嵌入研究"(17SHD08);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城乡统筹养老服务法律规制及立法对策研究"(14E005);2017年黑龙江省省属高等学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科研项目"农村文化建设的现实困境与发展路径研究"(135209521)

年  份:2018

卷  号:25

期  号:4

起止页码:116-121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CSSCI、CSSCI2017_2018、NSSD、RCCSE、RWSKHX、ZGKJHX、核心刊

摘  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为顺应不同历史时期农村社区内外形势的变化逻辑以及基层政权的运作特性,我国农村社区治理先后历经集权式治理、放权式治理和赋权式治理等三种模式。这在客观上势必要求治理方法实现从政府包办到参与共建、从单向权威到多元共治、从封闭区隔到开放共享的转变。为此,在新时代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和社会大转型的背景下,农村社区治理应实现治理主体的重构与联动机制的健全,即在完善基层党委的领导下,进一步强化基层政府的责任,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充分调动农民参与以培育其主体意识,并提升法治保障的力度。这可使主体间彼此借力、互为联动,进而夯实农村社区治理的基层基础。

关 键 词:社会治理 农村社区治理  乡村振兴战略  

分 类 号:D669.3[政治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