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光子探测器双源CT大螺距扫描在腰椎外伤检查中的应用    

The application of Stellar detector dual-source CT with high-pitch in lumbar injury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汪素涵[1] 杨涛[3] 万光宇[3] 孔曙兵[3] 单士刚[2] 余开湖[3]

WANG Su-han;YANG Tao;WAN Guang-yu(Department of Medical Imaging,Clinical Medicine of Hube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Hubei 437100,China)

机构地区:[1]湖北科技学院临床医学院放射科/全科医学实验实训中心,湖北咸宁437100 [2]湖北科技学院基础医学院基础医学研究中心,湖北咸宁437100 [3]咸宁市中心医院放射科,湖北

出  处:《放射学实践》

基  金:湖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计划资助项目(B2013049)

年  份:2018

卷  号:33

期  号:7

起止页码:741-745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JST、ZGKJHX、核心刊

摘  要:目的:探讨光子探测器双源CT大螺距扫描在腰椎外伤检查中的可行性。方法:前瞻性将60例腰椎外伤患者根据就诊顺序随机分为常规扫描组和大螺距组。常规检查组采用120kV、CARE Dose 4D自动mAs技术,螺距0.8,转速1.0s/r进行扫描;大螺距组采用螺距3.0,转速0.28s/r进行扫描,其它扫描条件与常规扫描组相同。记录每次扫描的放射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有效剂量(ED)。对图像进行主观质量评分,并测量其客观量化噪声值。结果:常规扫描组与大螺距组有效剂量分别为(4.1±1.3)mSv、(2.8±1.1)mSv,大螺距组有效剂量较常规扫描组降低了31.7%。两组可诊断的病例数没有明显差异(常规扫描组占96.7%,大螺距组占93.3%)。常规扫描组骨窗和软组织窗SD分别为79.9±20.0、13.8±1.8,SNR分别为2.2±0.9、6.07±0.7;大螺距组骨窗和软组织窗SD分别为73.2±9.7、14.3±1.4,SNR分别为2.0±0.8、5.3±0.5,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光子探测器双源CT大螺距扫描在腰椎外伤检查中可以显著减少辐射剂量,图像质量能满足临床的诊断要求。

关 键 词:双源CT  大螺距 腰椎外伤 辐射剂量  

分 类 号:R814.42] R816.8]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