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大学生遭受校园暴力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Campus violence and associated factors among college student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都芳[1] 齐凯[2] 鲁玮[2] 金岳龙[3] 王俊[3] 王金峰[3] 聂忠华[3] 朱丽君[3] 姚应水[3]

DU Fang;QI Kai;LU Wei;JIN Yuelong;WANG Jun;WANG Jinfeng;NIE Zhonghua;ZHU Lijun;YAO Yingshui(School of Laboratory Medicicine, Wannan Medical College, Wuhu (241002), Anhui Province, China)

机构地区:[1]皖南医学院检验学院,安徽芜湖241002 [2]皖南医学院人文与管理学院 [3]皖南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

出  处:《中国学校卫生》

基  金: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招标项目(SK2015A122);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201610368044);安徽省高校优秀青年人才支持计划项目(2014年安徽省教育厅);安徽省2014年度省级质量工程(2014msgzs151);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基地重点项目(SK2016A0947)

年  份:2018

卷  号:39

期  号:6

起止页码:857-859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CAS、IC、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目的了解大学生遭受校园暴力行为的发生情况及由此产生的聚集性其他危险行为,为维护大学生身心健康提供参考。方法采取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芜湖地区8所高校4 16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特征及中国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结果遭受校园暴力行为的发生率为38.7%(1 608人),本科院校学生受暴率为36.4%(931人),高职院校受暴率为42.2%(677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遭受校园暴力行为的大学生,其他8种健康危险行为的发生率均高于没有遭受过校园暴力的大学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尝试吸烟、尝试饮酒、动手打架、失眠、自杀相关行为、停止正常活动、离家/校出走都是大学生遭受校园暴力行为的危险因素(P值均<0.01)。结论大学生遭受校园暴力行为发生率较高,并与健康危险行为之间存在关联性。学校、社会和家庭应加强对学生的心理疏导和教育,从源头上预防校园暴力行为的发生,或可降低健康危险行为的发生。

关 键 词:暴力 回归分析  学生  危险行为  

分 类 号:G647] C913.5[教育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