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利用红外相机技术对四川王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物种多样性的初步调查
Preliminary surveys of wild animals using infrared camera in Wanglang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Sichuan Province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Cheng Tian;Junqing Li;Xuyu Yang;Lin Yu;Dan Yuan;Yunxi Li(Key Laboratory for Forest Resources & Ecosystem Processes ofBeijing,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3;Wildlife Resources Investigation and Protection Management Station, Sichuan Province, Chengdu 610082;Wanglang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Administration Bureau, Sichuan Province, Mianyang, Sichuan 622550)
机构地区:[1]北京林业大学森林资源与生态系统过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 [2]四川省野生动物资源调查保护管理站,成都610082 [3]四川省王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四川绵阳622550
基 金:国家环境保护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509042)
年 份:2018
卷 号:26
期 号:6
起止页码:620-626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7、BIOSISPREVIEWS、CAB、CAS、CSCD、CSCD2017_2018、IC、JST、RCCSE、SCOPUS、WOS、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本研究以四川王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区域,利用红外相机对保护区内的主要野生动物进行了初步调查,分析了该区域的物种多样性现状、相机数量和相机工作日与物种数量间的关系以及物种的相对丰富度。结果表明:42台红外相机共拍摄到物种独立照片1,793张,鉴定出野生动物25种,包括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四川羚牛(Budorcas tibetanus)和黄喉雉鹑(Tetraophasis szechenyii)3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黑熊(Ursus thibetanus)、黄喉貂(Martes flavigula)、中华鬣羚(Capricornis milneedwardsii)、中华斑羚(Naemorhedus griseus)等8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在相机数量增加到23台的时候拍摄到了本次记录的全部25种野生动物,并且在单台相机工作日达到180天时,物种数达到饱和。保护区内物种相对丰富度最高的是血雉(Ithaginis cruentus)(29.28)和毛冠鹿(Elaphodus cephalophus)(15.78);大熊猫的相对丰富度为8.09;红腹角雉(Tragopan temminckii)、中华鬣羚和黄喉雉鹑的相对丰富度在2–5之间;中华斑羚、勺鸡(Pucrasia macrolopha)、黑熊、四川羚牛和蓝马鸡(Crossoptilon auritum)的相对丰富度最低,不到1。综上所述,红外相机能够有效地对野生动物资源进行监测调查,对于相对丰富度较低的物种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这些物种的栖息地保护对于自然保护区的发展至关重要。
关 键 词:红外相机 王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物种多样性 相对丰富度
分 类 号:Q958]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