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国内羊胃肠道寄生虫流行病学调查及捻转血矛线虫系统进化分析    

The epidemical survey of sheep gastrointestinal parasites in partial areas of China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郭筱璐[1] 杨怡[1] 施宇[1] 黄艳[1] 时恒枝[1] 张玲[1] 周静茹[1] 陈学秋[1] 杜爱芳[1]

GUO Xiao-lu;YANG Yi;SHI Yu;HUANG Yan;SHI Heng-zhi;ZHANG Ling;ZHOU Jing-ru;CHEN Xue-qiu;DU Ai-fang(Zhejiang Provincial Key Laboratory o j Preventive Veterinary Medicine,College of Animal Sciences,Zhejiang University,Hangzhou 310058,China)

机构地区:[1]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浙江省动物预防医学重点实验室

出  处:《中国兽医学报》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1372426);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资助项目(31602041)

年  份:2018

卷  号:38

期  号:7

起止页码:1332-1337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CAB、CAS、CSCD、CSCD_E2017_2018、JST、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为更好地掌握我国部分地区羊胃肠道寄生虫病的流行情况以及捻转血矛线虫zJ株近年来的系统进化关系,从而为捻转血矛线虫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于2014年9-12月采集了来自山东、吉林、黑龙江、内蒙古、辽宁、河北、江苏、天津和青海9个省(市)的49(9份羊粪样品,对其进行了寄生虫虫卵分类鉴定,对羊寄生虫病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总结分析;此外实验室于2004-2013年采集了来自浙江省嘉兴地区的15份捻转血矛线虫ZJ株成虫样品,设计特异性引物对样品ITG2和ND4基因进行分子克隆测序鉴定比对,对该虫近10年来的系统进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全国各地羊体内肠道寄生虫的感染情况均较为严重,其中感染虫种的严重程度依次为原虫(83.27‰)、线虫(64.29%)和绦虫(49.80%),感染相对最为严重的3个地区分别为天津、青海和内蒙古,而相对较轻的3个地区为江苏、黑龙江、山东。对捻转血矛线虫ZJ株的15份样品进行系统进化分析显示,ITS-2和ND4基因在10年间均有不同程度的遗传变异发生,变异范围分别为0.0%-3.9%和0.4‰-4.8%,而ND4突变程度较大可能是由于虫种固有差异引起的。而2种基因都有部分位点突变后与H.placei(Haemonchus pacei)相同,说明嘉兴地区可能存在捻转血矛线虫和H.placei交叉感染的情况。调查分析结果将为制定更合理的羊寄生虫病防控方案提供参考依据,并为寄生虫系统进化分析研究奠定基础。

关 键 词:胃肠道寄生虫 流行病学调查 捻转血矛线虫 系统进化分析

分 类 号:Q958.9]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