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基于硅杂蒽类染料的荧光探针及其应用
Fluorescent Probes Based on Silicon-Substituted Xanthene Dyes and Their Applications in Bioimaging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Man Du;Baolong Huo;Jiemin Liu;Mengwen Li;Leqiu Fang;Yunxu Yang(Department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School of Chemistry and Biological Engineer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Beijing 100083, China)
机构地区:[1]北京科技大学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化学与化学工程系,北京100083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21575012);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No.2151003)资助~~
年 份:2018
卷 号:30
期 号:6
起止页码:809-830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CAS、CSCD、CSCD2017_2018、IC、JST、RCCSE、SCIE、SCOPUS、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近年来,荧光成像技术为人们研究活体细胞及组织内的化学生物学过程提供了有效的研究工具,可以无损、实时、原位地以高时空分辨率实现对目标物进行生物荧光成像与分析。荧光成像技术在生物学、环境监测、临床诊断和药物发现等诸多研究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生物荧光成像技术的最新进展对发展新型小分子荧光染料及探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激发和发射波长位于近红外光区(600~900 nm)的荧光染料及探针由于具有光毒性低、生物分子自发荧光干扰小、光散射低、组织穿透能力强等优点,非常适合用于生物荧光成像领域。通过将罗丹明分子中O桥原子用Si代替,得到了一类新型的探针分子——硅杂蒽类荧光探针。这类染料分子在保留了氧杂蒽荧光染料优越的光学性质的同时,光谱发生明显红移,满足了近红外荧光检测的要求,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基于硅杂蒽及其衍生物荧光探针的合成及在金属离子、p H值、小分子、生物酶等检测方面的研究进展,并且简要阐述了基于硅杂蒽类探针分子的识别检测机理以及其在生物成像等方面的应用。
关 键 词:硅杂蒽 荧光探针 合成 近红外 生物成像
分 类 号:O644.1] TP212.2[化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