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不同轮伐期对巨尾桉人工林碳固存的影响
Effects of Rotation Length on Carbon Sequestration in Eucalyptus grandis×E.urophylla Plantation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LU Chanjiang;WEN Yuanguang;ZHOU Xiaoguo;ZHU Hongguang;MO Jiyou;ZUO Hua;YAN Li;LAN Jun(Guangxi Key Laboratory of Forest Ecology and Conservation, Forestry College, Guangxi U niversity,Nanning,Guangxi,530004, China;Dongmen State Forest Farm of Guangxi,Fusui, Guangxi, 532100, China)
机构地区:[1]广西大学林学院,广西森林生态与保育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广西南宁530004 [2]广西国有东门林场,广西扶绥532100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460121);广西高等学校重大科研项目(201201ZD001);广西森林生态与保育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开放课题(QZKFKT2017-01);广西林业厅科研项目(桂林科字[2009]第八号);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YCBZ2015016)资助
年 份:2018
卷 号:25
期 号:2
起止页码:149-157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CAS、JST、RCCSE、ZGKJHX、普通刊
摘 要:【目的】深入探讨不同轮伐期对巨尾桉人工林碳固存的影响,为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视角确定合理轮伐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轮伐期为短(7a)、中(13a)和长周期(21a)的巨尾桉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不同轮伐期桉树林分生物量、碳固存、年平均固碳量的分析,揭示不同轮伐期对桉树林分碳固存的影响。【结果】巨尾桉人工林的生物量碳随着轮伐期的延长而逐渐增加,由7a轮伐期的(75.81±5.12)t·C/hm^2增至13a轮伐期的(180.11±19.97)t·C/hm^2以及21a轮伐期的(192.08±16.50)t·C/hm^2,方差分析表明,13a和21a轮伐期的总生物量碳显著高于7a轮伐期,而13a和21a轮伐期之间的差异不显著。巨尾桉人工林土壤有机碳随轮伐期延长而显著降低,由7a轮伐期的(89.99±0.35)t·C/hm^2、13a轮伐期的(85.42±0.76)t·C/hm^2下降到21a轮伐期的(74.64±0.24)t·C/hm^2。7~13a仍是巨尾桉人工林固碳能力迅速增长期,年平均总生物量碳由7a时的10.78t·C/(hm^2·a)迅速提高到13a的19.54t·C/(hm^2·a),增长81%;21a时巨尾桉人工林进入固碳能力下降期,年平均总生物量碳降至3.78t·C/(hm^2·a),固碳能力只是13a的19.34%。【结论】在南亚热带,巨尾桉人工林的最佳轮伐期确定在13a左右较为适宜,这与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一致。
关 键 词:巨尾桉人工林 轮伐期 生物量碳 土壤有机碳 碳固存
分 类 号:S718.5[林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