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基于轨迹分析和数值模拟的陆架边缘沉积研究——以珠江口盆地13.8Ma陆架边缘三角洲为例 ( EI收录)
Shelf-edge trajectory analysis and numerical modeling for delta migration of 13.8Ma in the Pearl River Mouth basin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ZHOU Jiawei;WANG Yingmin;HE Min;CHEN Weitao;XU Shaohua;LI Weniing;WANG Xingxing;ZHUO Haiteng(School of Ocean, Zhejiang University,Zhoushan, Zhejiang 316021, China;Shenzhen Branch of CNOOC Ltd, Guangzhou, Guangdong 510240, China;State Key Laboratory of Exploration of Complex Gas and Oil Field in Chongqing Province,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hongqing 401331, China;South China Sea Institute of Oceanology Chinese Academy Sciences, Guangzhou, Guangdong 510301, China)
机构地区:[1]浙江大学海洋学院,浙江舟山316021 [2]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广东广州510240 [3]重庆科技学院复杂油气田勘探开发重庆市重点实验室,重庆401331 [4]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广东广州510301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706050)
年 份:2018
卷 号:47
期 号:3
起止页码:603-614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7、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7_2018、EI、IC、JST、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为了揭示海平面对陆架边缘沉积的控制作用和机理,基于三维地震、钻测丼资料,应用轨迹分析和三维层序模拟方法对中中新世古珠江陆架边缘三角洲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重建了其在13.5~14.2 Ma之间陆架边缘轨迹迁移和三角洲演化历程,认为油气有利储集相带主要为低位和强制海退体系域内的三角洲前缘和海底扇内扇亚相.研究结果表明:该三角洲由下至上可划分为3个单元——单元1的地层加积样式表明其属于高位体系域;单元2具有典型的下降型陆架边缘轨迹,对应强制海退体系域;单元3的上升型轨迹则对应于低位体系域.由3个单元组成的整条陆架边缘轨迹反映了在高沉积供给速率下沉积体系对相对海平面变化的响应,表现为一个先上升、再下降、最后再上升的相对海平面旋回,与全球海平面升降吻合良好.陆架边缘三角洲在此旋回期间持续向海进积,前积层坡度增大1°~2°.三角洲前缘宽度由25km增加至约40km,其砂质体积分数也相应增加了约10%.部分三角洲前缘沉积物越过陆架坡折在上陆坡形成海底扇.
关 键 词:轨迹分析 陆架边缘三角洲 数值模拟 白云凹陷 层序格架
分 类 号:TE5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