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机构地区:[1]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暨社会发展学院
基 金:2016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社会治理背景下我国社会工作行动本土化理论框架与实践体系研究》(16ZDA084);2017年度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重大项目《社会转型的中国实践与转型社会学的建构》(201701070005E00041)阶段性成果
年 份:2018
卷 号:38
期 号:4
起止页码:156-163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CSSCI、CSSCI2017_2018、NSSD、RCCSE、RWSKHX、SKJJZZ、核心刊
摘 要:[主持人语]专业化是社会工作专业自诞生以来就一直讨论的热点议题,西方社会工作专业化是充满张力和矛盾的发展过程。与西方社会工作发展从职业化到专业化的路径不同,当代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更多地是从专业化到职业化的演变过程。当前,中国社会工作正处于专业化快速发展的阶段,自1980年代末至1990年代初重建社会工作专业以来,中国社会工作发展迅速,呈现出"后生快发"的特点,尤其在过去的十年中,在各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然而,专业化实践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往往在社会工作实务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阻碍,不仅受到专业之外对专业性的质疑,而且专业内部人士也在实践层面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去专业化"甚至"反专业化"现象。因此,突破社会工作专业化发展的瓶颈,提高社会工作专业性的研究显得特别必要且任务重大。在如今强调专业化的时代背景之下,我们从不同的角度选取了三篇专门研究社会工作专业化的论文。其中,文军、吕洁琼的论文从专业化的理论出发,归纳出了社会工作专业化的关键因素,提出以构建社会工作本土独特知识体系为核心的专业化发展路径,并对中国社会工作专业化发展路径及其可能面临的问题作了分析。何雪松、侯慧的论文则关注医务社会工作领域医务人员和社工之间的互动,从专业界限和融合两方面出发,识别社会工作在特定情境下面临的"分"与"合"专业化困境,呼吁医务社会工作者在寻求界限与融合之间平衡的过程中,逐渐建立自己的专业地位。吴越菲的论文从互动视角出发,立足中国社会工作专业化建设背景下对如何发展成为一门职业和专业的诸多理论问题展开研究,尤其通过三种类型社工机构及其社工的服务经验考察,分析了当前中国社会工作发展中出现的与专业化倡导相悖的"去专业化�
关 键 词:专业化 专业性 去专业化 社会工作
分 类 号:C916[经济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