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秦岭及周边地区夏季降水的主模态分析    

Dominant modes of summer precipitation in Qinling and surrounding area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潘留杰[1] 张宏芳[2] 陈小婷[1] 邹涛[3] 张科翔[1]

PAN Liujie1 , ZHANG Hongfang2, CHEN Xiaoting1 , ZOU Tao3 , ZHANG Kexiang1(1Shaanxi Meteorological Observatory, Xi' an 71015, China ; 2 Shaanxi Meteorological Service Centre,Xi' an 710015, China ; 3Ankang Meteorological Observatory,Ankang 725200, Chin)

机构地区:[1]陕西省气象台,陕西西安710015 [2]陕西省气象服务中心,陕西西安710015 [3]安康市气象局,陕西安康725200

出  处:《大气科学学报》

基  金:中国气象局预报员专项资助项目(CMAYBY2018-075);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6JM4020);陕西省气象局科技创新基金资助项目(2015M-13)

年  份:2018

卷  号:41

期  号:3

起止页码:377-387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CAB、CSA、CSCD、CSCD_E2017_2018、JST、ZGKJHX、核心刊

摘  要:基于秦岭及周边地区394站气象观测资料、欧洲中期数值预报中心(ECMWF)再分析ERA-Interim数据,利用小波和回归等分析方法,讨论了秦岭及周边地区夏季降水年际变化的主模态以及与其相联系的大气环流异常。结果表明:1)在年际变化的时间尺度上,秦岭及周边地区夏季降水主要表现为秦岭南北降水的气候差异性变化(EOF1)、黄土高原第二地形抬升带与其两侧降水的反位相振荡(EOF2)、秦岭西南部降水正异常和其东北部降水负异常变化(EOF3)和关中平原的地形降水贡献(EOF4)4个模态,其解释方差总贡献为73%,并且具有显著的2~4 a周期,其中EOF3和EOF4还具有4~8 a左右的年际变化周期。2)回归分析表明,EOF1正位相环流特征表现为200 hPa急流偏弱,中纬度槽填塞,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强度偏弱,有来源于东海的水汽输送,使得秦岭北部降水偏多;EOF2和EOF3分别具有显著的蒙古低压和东北冷涡环流特征;EOF4的500 hPa环流异常不显著。3)根据新定义的秦岭季风指数回归分析表明,回归场的季风指数和降水模态的时间系数显著相关,秦岭北部降水偏多(少),南部降水偏少(多),反映了强(弱)季风年的年际转换。反之则具有多态性,不同年份强(弱)秦岭回归季风指数的环流形势存在较大的差异,可能触发多种降水模态和位相振荡。

关 键 词:秦岭  主模态 小波分析 大气环流 季风指数

分 类 号:P426.6[大气科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