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论教育民生的精神向度和取径    

On the Spiritual Dimension and Paths of the Education for the People's Livelihood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阮成武[1] 徐雪莲[1,2]

RUAN Chengwu;XU Xuelian(College of Education Science, Anhui Normal University, Wuhu, Anhui 241000;College of Chinese and Education, Bengbu College, Bengbu, Anhui 233000, China)

机构地区:[1]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安徽芜湖241000 [2]蚌埠学院文学与教育学院,安徽蚌埠233000

出  处:《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一般课题"教育民生保障机制及压力纾解路径研究"[BFA140043]

年  份:2018

卷  号:17

期  号:3

起止页码:48-53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CSSCI、CSSCI2017_2018、NSSD、RCCSE、RWSKHX、ZGKJHX、核心刊

摘  要:人的本质是自然属性、社会属性与精神属性的统一,精神属性是人的本质的最高属性。人的精神生活及精神属性是人在从事现实生活活动的历史过程中产生的。精神生活不仅是教育民生的重要旨趣,也是教育民生的必取之径。教育民生的精神取径包括:厚植人民群众的教育获得感与公平感;凸显教育目标和内容的人文性与整全性;增强教育过程的包容性与生活性。

关 键 词:教育民生 精神向度 精神取径  

分 类 号:G40-053]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