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页岩油储集层微观孔喉分类与分级评价  ( EI收录)  

Classification of microscopic pore-throats and the grading evaluation on shale oil reservoir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卢双舫[1,2] 李俊乾[1,2] 张鹏飞[1,2] 薛海涛[1,2] 王国力[3] 张俊[3] 刘惠民[4] 李政[4]

LU Shuangfang1, 2, LI Junqian1, 2, ZHANG Pengfei1, 2, XUE Haitao1, 2, WANG Guoli3, ZHANG Jun3, LIU Huimin4, LI Zheng4(1. Unconventional Oil and Gas and New Energy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East China), Qingdao 266580, China; 2. Tight (Shale) Oil and Gas Coordinated Innovation Center of Shandong Province, Qingdao 266580, China; 3.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Department, SINOPEC, Beijing 100728, China; 4.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Research Institute of Shengli Oilfield Company, SINOPEC, Dongying 257015, China)

机构地区:[1]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非常规油气与新能源研究院,山东青岛266580 [2]山东省致密(页岩)油气协同创新中心,山东青岛266580 [3]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科技发展部,北京100728 [4]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山东东营257015

出  处:《石油勘探与开发》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30313;41402122);国家油气重大专项(2017ZX05049004-003);中国石化科技项目(P15028);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自主创新科研计划项目(15CX05046A;15CX07004A;17CX02074)

年  份:2018

卷  号:45

期  号:3

起止页码:436-444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7、CAS、CSA-PROQEUST、CSCD、CSCD2017_2018、EI、GEOREFPREVIEWDATABASE、IC、JST、PA、RCCSE、SCIE、SCOPUS、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利用高压压汞技术对页岩油储集层微观孔喉进行表征,并在此基础上建立页岩油储集层分级评价标准及成储下限,建立基于测井资料进行页岩油流动单元划分的新方法。依据进汞曲线的拐点及分形特征,提出了适合于页岩油储集层的分类新方案:微孔喉(小于25 nm)、小孔喉(25~100 nm)、中孔喉(100~1 000 nm)、大孔喉(大于1 000 nm),进一步按照页岩所含不同类型微观孔喉的数量将其分为Ⅰ级、Ⅱ级、Ⅲ级和Ⅳ级储集层,分级点对应的孔喉平均半径分别为150,70,10 nm。利用渗透率与孔喉半径的相关关系,建立了储集层分级评价的渗透率标准门槛分别为1.00×10^(-3),0.40×10^(-3),0.05×10^(-3)μm^2。利用同一水力流动单元内孔隙度、渗透率良好的指数关系,构建了由测井资料评价储集层流动带指数、划分页岩油流动单元的新方法。在东营凹陷的应用表明,所建立的标准可以应用于页岩油储集层的分级评价。

关 键 词:页岩油 微孔喉  高压压汞  成储下限  分级评价  渤海湾盆地 东营凹陷

分 类 号:TE122.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