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金融市场化进程是否改变了中国货币政策不同传导渠道的相对效应?    

Does the Financial Liberalization Change the Independent Effect of Each Monetary Policy Transmission Channel in China?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战明华[1,2] 李欢[2]

ZHAN Minghua;LI Huan(GuangDong University of Foreign Studies, School of Finance;ZheJiang SCI -TECH University, College of Materials and Textiles)

机构地区:[1]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金融学院,广东广州510006 [2]浙江理工大学材料与纺织学院,浙江杭州310018

出  处:《金融研究》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新常态下货币政策调控行业结构的功能与绩效研究”(16AZD015)和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金融摩擦条件下中国货币政策的信贷传导渠道研究”(16FJL004)的资助.

年  份:2018

期  号:5

起止页码:20-36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CSSCI、CSSCI2017_2018、NSSD、RCCSE、RWSKHX、SKJJZZ、ZGKJHX、核心刊

摘  要:本文利用SVAR模型脉冲偏导分离技术,从利率市场化和影子银行两个维度测算了金融市场化进程对货币政策不同传导渠道相对地位的影响。实证结果揭示了中国货币政策传导的一些重要特征:第一,以信贷渠道为代表的数量化渠道效应要强于以利率和汇率渠道为代表的价格渠道,并且该结果没有因金融市场化的推进而改变。第二,利率市场化的推进主要强化了利率渠道的作用,但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其他渠道尤其是信贷渠道的作用。第三,影子银行的发展,强化了资产价格渠道的效应,而相对弱化了信贷渠道和利率渠道的效应。研究为在金融与实体经济市场仍存在一定程度摩擦的条件下,央行采用价格与数量货币政策调控方式有机结合的必要性与有效性,提供了实证支持。同时研究还表明,要充分发挥利率市场化改革完善货币政策价格传导机制的作用,既需要加强对各种形式金融创新的监管,还需要实体经济体系进一步市场化改革相配合。

关 键 词:货币政策传导渠道 SVAR 脉冲偏导分离技术  

分 类 号:E42] E44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