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人类胚胎基因编辑技术的潜在风险述介    

A Review of the Potential Risks of Genome Editing in Human Embryo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陶应时[1,2] 王国豫[2] 毛新志[3]

TAO Ying - shi;WANG Guo - yu;MAO Xin - zhi(School of Marxism, University of South China, Hengyang 421001;School of Philosophy, 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 200433;School of Politics and Administration,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Wuhan 430063,China)

机构地区:[1]南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衡阳421001 [2]复旦大学哲学学院,上海200433 [3]武汉理工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武汉430063

出  处:《自然辩证法研究》

基  金:国家重点研究计划项目"精准医疗伦理;政策法规框架研究"(2017YFC0910100);湖南省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五大发展理念的践行机制研究"(2016ZDBM01);南华大学"双一流"建设专项经费资助项目(2017SYL13)

年  份:2018

卷  号:34

期  号:6

起止页码:69-74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CSSCI、CSSCI2017_2018、RCCSE、RWSKHX、ZGKJHX、核心刊

摘  要:作为一种直接干预人类遗传基因的强大工具,人类胚胎基因编辑技术在给人类带来巨大福祉的同时,也蕴含了极其巨大的潜在风险与文明忧患。由于人类胚胎基因编辑技术的潜在风险极具复杂性与特殊性,不但将引发健康风险、进化风险、遗传风险等生物性风险,且还将引发一系列的社会伦理风险。如果运用不当,极易造成失控的严重后果,甚至将人类陷入难以拯救的危险境地。基于此,我们应从技术伦理的向度出发,以增进人类的幸福和自由为目的,尊重人的"自然"本性,增强技术主体的责任伦理意识并设置技术禁区,才能真正有效地消解人类胚胎基因编辑技术所引发的风险。

关 键 词:人类胚胎基因编辑技术  生物性风险  社会伦理风险  技术伦理

分 类 号:N03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