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青藏高原感热气泵影响亚洲夏季风的机制
Review of the Impact of the Tibetan Plateau Sensible Heat Driven Air-Pump on the Asian Summer Monsoon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WU Guoxiong;LIU Yimin;HE Bian;BAO Qing;and WANG Ziqian(State Key Laboratory of Numerical Modeling for Atmospheric Sciences and Geophysical Fluid Dynamics, Institute of Atmospheric Physic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29;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Scienees, Beijing 100049;School of Atmospheric Sciences, Sun Yat-sen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275)
机构地区:[1]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9 [2]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3]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广州510275
基 金:中国科学院前沿科学重点研究项目QYZDY-SSW-DQC01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SFC)41730963;91637312;91437219;91637208;NSFC-广东联合基金(第二期)超级计算科学应用研究专项资助和国家超级计算广州中心项目U1501501~~
年 份:2018
卷 号:42
期 号:3
起止页码:488-504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CSA-PROQEUST、CSCD、CSCD2017_2018、IC、JST、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本文回顾了二十年来关于青藏高原感热驱动气泵(TP-SHAP)及其影响亚洲夏季风的研究进展,并从能量(?)、位涡—加热(PV–Q)、和角动量守恒(AMC)的不同角度阐述其影响机制。指出高原斜坡上的表面感热加热改变了移向高原的大气质块的能量从而出现垂直抽吸的重要性。强调了高原加热产生的位涡强迫在近地层制造了强度大范围广的、环绕高原的气旋式环流,把丰沛的水汽从海洋输运到大陆,为季风对流降水提供充足的水汽条件。证明高原加热还通过改变其上空的温、压场的结构从而制造出高原上空近对流层顶的绝对涡度和位涡的最小值,在角动量平衡约束下,在亚洲季风区激发出与Hadley环流反向的季风经圈环流,从而为季风发生发展提供了大范围上升运动的背景。文中还对近年来有关青藏高原影响亚洲夏季风机制的讨论进行概述,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关 键 词:青藏高原(TP) 青藏—伊朗高原(TIP) 亚洲季风 感热驱动气泵(SHAP) 水汽输送
分 类 号:P461[大气科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