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淮河上游卢庄段全新世古洪水水文恢复研究
Palaeoflood sedimentological and hydrological study of the Luzhuang section in the upper reaches of Huaihe River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WANG Zhao-duo;HUANG Chun-chang;ZHA Xiao-chun;PANG Jiang-li;ZHOU Ya-li;LI Xiao-gang(Department of Geography, 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National Demonstration Center for Experimental Geography Education ,Xi 'an 710119 ,Shaanxi , China;College of Urban ,Rural Planning and Architecture ,Shangluo Uinversity, Shangluo 726000, Shaanxi, China)
机构地区:[1]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地理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陕西西安710119 [2]商洛学院城乡规划与建筑工程学院,陕西商洛726000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771110;41701090);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No.GK.201704013)
年 份:2018
卷 号:41
期 号:2
起止页码:325-333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CAB、CSCD、CSCD2017_2018、JST、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通过沿淮河上游野外考察,在毛集河口卢庄找到了一典型全新世古洪水滞流沉积物剖面,进行了系统采样和沉积学粒度分析及水文学恢复的研究工作。粒度分析表明,古洪水滞流沉积物(SWD)与上下层黄土—古土壤区别明显,粒度参数Q型聚类层次分明,其粒级组分以砂质为主,而黄土古土壤粒度以粗粉砂为主,SWD其粒度分形维数明显偏低,各沉积单元粒级组分端元特征明显,通过粒度特征能够很好地鉴别古洪水滞流沉积物层。水文学研究结果表明,自8 500 a以来,在淮和上游至少发生了6次特大洪水,根据各层SWD的厚度和产状关系推求出了其最大可能的洪峰水位,高于水平位10.03~14.36 m之间,据滞流回水环境状态下淮河河道相应的洪峰水位,采用恒定均匀流比降—面积法求得各期洪峰流量介于7 062.18~16 040.94 m^3·s^(-1)之间。研究结果对古洪水滞流沉积物鉴别和古洪水洪峰水位的恢复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同时有效地延长了淮河上游洪水数据序列,可为淮河上游卢庄段全新世时间尺度上洪水流量—频率关系的建立提供参考数据。这对于淮河上游水利水电工程洪水设计和洪水资源化开发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 键 词:淮河上游 古洪水滞流沉积物 粒度分析 全新世 水文学
分 类 号:P33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