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喀斯特峰丛洼地植被恢复对土壤硝化与反硝化潜势的影响    

Variations in nitrification and denitrification potential following vegetation restoration in a Karst peak cluster and depression,southwest China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张青山[1,3,4] 欧阳运东[2] 肖孔操[1,3] 陈浩[1,3] 李德军[1,3]

ZHANG Qing-shan;OUYANG Yun-dong;XIAO Kong-cao;CHEN Hao;LI De-jun(Key Laboratory of Subtropical Agriculture Ecology, Institute of Subtropical Agricultur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Changsha, Hunan 410125, China;Shaoyang No. 2 Middle School, Shaoyang, Hunan 422000, China;Huangjiang Observation and Research Station for Karst Ecosystem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Huangjiang, Guangxi 547100, China;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49, China)

机构地区:[1]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亚热带农业生态过程重点实验室,湖南长沙410125 [2]湖南省邵阳市第二中学,湖南邵阳422000 [3]中国科学院环江喀斯特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广西环江547100 [4]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出  处:《农业现代化研究》

基  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C050240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771339); 广西自然科学基金(2015GXNSFBA139058)

年  份:2018

卷  号:39

期  号:3

起止页码:520-526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CAB、CSCD、CSCD_E2017_2018、JST、NSSD、RCCSE、RWSKHX、ZGKJHX、核心刊

摘  要:硝化与反硝化是氮素生物地化循环的两个关键过程,同氮素有效性、氮流失及大气与水体质量安全等紧密相关。采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选择桂西北喀斯特峰丛洼地植被恢复三个典型阶段植被群落为研究对象,以耕作旱地为参照,分析不同植被群落土壤硝化与反硝化潜势,探讨植被恢复对土壤硝化与反硝化潜势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结果表明,不同植被群落土壤硝化和反硝化潜势存在显著差异,硝化潜势均值在18.78~49.08 mg N/(kg.d)之间,具体表现为次生林>旱地≈灌丛≈草丛;反硝化潜势均值在4.09~15.43 mg N/(kg.d)之间,具体表现为次生林≈旱地>草丛≈灌丛。总体上,土壤硝化潜势要大于反硝化潜势,且均是植被演替后期阶段(次生林)显著高于早初期阶段(草—灌丛),草丛和灌丛之间无显著差异性。土壤硝化和反硝化潜势与有机碳(SOC)、硝态氮含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同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SMBN)分别呈显著(P<0.05)和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研究表明,SOC、硝态氮含量、SMBN是影响喀斯特峰丛洼地土壤硝化和反硝化潜势的关键共性因子。

关 键 词:植被恢复 氮循环 硝化潜势  反硝化潜势  峰丛洼地 喀斯特  

分 类 号:S154.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