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野生大豆对草甘膦的耐性筛选及施用草甘膦后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    

Tolerance Screening of Wild Soybean to Glyphosate and the Changes of Chlorophyll Fluorescence Parameters after Glyphosate Application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刘琪[1] 相世刚[1] 胡玉琪[1] 强胜[1] 宋小玲[1]

LIU Qi;XIANG Shi-gang;HU Yu-qi;QIANG Sheng;SONG Xiao-ling(Weed Research Laboratory, College of Life Science of 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Nanjing 210095, China)

机构地区:[1]南京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杂草研究室,江苏南京210095

出  处:《大豆科学》

基  金:国家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2016ZX08012005-006)

年  份:2018

卷  号:37

期  号:3

起止页码:399-407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CAB、CAS、CSCD、CSCD_E2017_2018、JST、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为研究不同种群野生大豆对草甘膦耐性的差异以及草甘膦对其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在温室条件下测定了17个不同地理位置种群野生大豆幼苗对草甘膦的耐性,从中筛选出了对草甘膦耐性最高、较高、较低以及最低的种群,并测定了这4个种群在喷施草甘膦后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结果表明:根据50%有效量(ED50)值,湖南郴州(CZ)种群耐性最低,辽宁铁岭(TL)种群耐性较低,安徽舒城(SC)种群耐性较高,江苏金坛(JT)种群耐性最高,耐性指数为分别为1,1.78,2.17,3.17。在施用不同剂量草甘膦后2 d,4个种群的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_v/F_m)、PSⅡ实际光合效率(Y(Ⅱ))、表观电子传递效率(ETR)、光化学荧光淬灭系数(qP)总体上均随着草甘膦剂量的增加而降低。非光化学淬灭系数(NPQ)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JT种群NPQ随着草甘膦剂量的增加而逐渐升高,SC、TL及CZ种群则呈现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总体上耐性越高的种群F_v/F_m、Y(Ⅱ)、ETR、qP在草甘膦处理后下降幅度越小,NPQ越能够维持稳定上升。在施用1.2~2.4,0.6,0.6~1.8,0.6~1.2 kg·hm^(-2)有效剂量草甘膦后,JT种群F_v/F_m、Y(Ⅱ)、ETR、qP分别显著高于其它种群。因此,可通过比较不同野大豆种群喷施草甘膦后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差异进行野生大豆对草甘膦耐性的快速筛选。

关 键 词:野生大豆 草甘膦 叶绿素荧光参数 耐性

分 类 号:S482.4] S565.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