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中国6个CMIP5模式对全球降水年际-年代际变率模拟的定量评估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on the Interannual and Interdecadal Precipitation Variability Simulated by Six CMIP5 Models of China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王铭昊[1,2] 李焕连[1,3] 孙小婷[1,2]

WANG Minghao;LI Huanlian;SUN Xiaoting(School of Changwang, Nanjing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anjing 210044;College of Atmospheric Sciences, Nanjing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anjing 210044;CMA Training Centre, Beijing 109981)

机构地区:[1]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长望学院,南京210044 [2]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南京210044 [3]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北京100081

出  处:《气象》

基  金: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DA20100304);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A0602200);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2013CB430202和2012CB955203)共同资助

年  份:2018

卷  号:44

期  号:5

起止页码:634-644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CSA、CSA-PROQEUST、CSCD、CSCD_E2017_2018、JST、PROQUEST、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本文利用美国全球降水气候中心(GPCC)的降水资料和中国参加国际第五阶段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MIP5)的6个气候模式[BCC_CSM1.1、BCC_CSM1.1(m)、BNU-ESM、FGOALS-s2、FGOALS-g2和FIO-ESM]的历史模拟试验的降水数据,采用可以表征降水变率相对和绝对量级的方法,定量评估了6个模式对降水年际-年代际变率的模拟能力。研究表明,观测降水的年际变率一般占总方差的65%~80%,年代际变率占总方差的10%~35%。在CMIP5历史试验中,6个模式平均的降水年际分量方差对总方差的贡献(超过70%)较观测偏强,模拟降水年代际分量的方差对总方差的贡献较小(约为10%~20%)。模式总体低估了全球平均总降水、年际降水和年代际降水的变率,但是高估了年际降水对总降水的贡献、低估了年代际降水对总降水的贡献。与观测相比,6个模式对东亚和澳大利亚地区的年代际降水的模拟都比较好,模拟与观测年代际降水方差的比值为1左右。在非洲、南美洲和海洋性大陆,BCC_CSM1.1模式模拟的降水年代际变率最接近观测;在欧亚和北美,BNU-ESM模式模拟的降水年代际变率与观测最接近。在欧亚大陆上,BCC_CSM1.1模式模拟的降水年际分量与年代际分量的方差比最接近观测;在非洲和美洲,FGOALS-s2模式模拟的降水年际分量与年代际分量的方差比最接近观测。本文的研究结果有助于理解中国当前气候模式对降水年际-年代际变率的模拟能力,以及未来改进模式。

关 键 词:CMIP5模式  降水变率 年际 年代际 定量评估  

分 类 号:P456[大气科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