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开放格局、区域一体化与重塑经济地理——基于“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的新经济地理学分析    

Opening Ground, Integration and Reshaping Economic Geography: A New Economic Geography Analysis of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and 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段巍[1] 吴福象[1,2]

DUAN Wei, WU Fuxiang

机构地区:[1]南京大学经济学院产业经济学系 [2]南京大学商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协同创新中心

出  处:《国际贸易问题》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支撑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新战略区域研究"(14ZDA02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动态DCI和CGE分析技术的区域一体化与福利补偿研究"(71173101);江苏省333人才支持计划项目"供给侧视角下江苏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提升路径与机制研究"(BRA2017358)

年  份:2018

期  号:5

起止页码:103-115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CSSCI、CSSCI2017_2018、NSSD、RCCSE、RWSKHX、SKJJZZ、ZGKJHX、核心刊

摘  要:本文基于"一带一路"倡议、长江经济带勾勒的开放格局,构建两国四地区的新经济地理学模型,分析开放格局变迁与区域一体化对中国经济地理带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开放格局的变迁会引致国际市场对产业的"向心力"与"离心力"发生改变,临近一个区域的国际市场规模越大,集聚力就越大;临近的外国竞争产品越多,分散力就越大;构建内陆的国际贸易通道,会使得本国产业布局趋于分散化,降低外部市场一体化对本国造成的冲击;内陆国际贸易通道改变了本国市场一体化对经济地理重塑的影响,当国内一体化优先于国际一体化时,本国市场进一步一体化会导致产业布局沿"从分散到集聚再到分散"的"钟状曲线"路径演化。因此,以统一的大国市场体系为基础,打造欧亚大陆上的陆路开放通道,是重塑中国经济地理以及破解"胡焕庸线"难题的关键。

关 键 词:开放格局  区域一体化  重塑经济地理  “一带一路”  “胡焕庸线”  

分 类 号:F125] F129.9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