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紫斑牡丹种子休眠原因初探    

Primary studies with Paeonia rockii seed dormancy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仇云云[1,2] 崔健[2,3] 刘雪[1] 蒋亚蓉[1] 张艳[1] 袁涛[1]

QIU Yunyun;CUI Jian;LIU Xue;JIANG Yarong;ZHANG Yan;YUAN Tao(Beijing Urban and Rur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Laboratory,Beijing Key Laboratory of Flower Germplasm Innovation and Breeding,National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tor Floriculture,College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Beijing 100083,China;Bureau of Housing and Urban-Rural Development of Kunshan City,Kunshan 215300,Jiangsu,China;Zhonglin Dongzhu Landscape Design Institute,Chinese Academy of Forestry,Beijing 100083,China)

机构地区:[1]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国家花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花卉种质创新与分子育种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城乡生态环境北京实验室,北京100083 [2]江苏省昆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江苏昆山215300 [3]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中林东珠景观设计研究院,北京100083

出  处:《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基  金:西藏自治区科学研究院所社会公益研究专项(2004DIB3J097)

年  份:2018

卷  号:35

期  号:3

起止页码:497-504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7、CAB、CAS、CSA、CSCD、CSCD2017_2018、IC、JST、RCCSE、WOS、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为探索紫斑牡丹Paeonia rockii种子休眠原因,对其种皮透性、抑制物质强度(以豌豆Pisum sativum种子为材料)和种子不同部位外植体生长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种皮透性对种子吸水率和呼吸速率有一定影响;用生根前的紫斑牡丹种子胚乳、胚、种皮浸提液处理的豌豆均有部分生根率,且生根率依次增大,但上胚轴萌发率均为0;用生根及发芽后的紫斑牡丹种子种皮、胚乳处理豌豆的生根率显著高于生根前的,且均有部分上胚轴萌发,但前两者生根率及上胚轴萌发率无显著差异;完整种子、种皮置于一旁的去皮种子、去皮种子、胚(裸胚或去子叶胚)的紫斑牡丹生根率依次提高,发芽率均为0;紫斑牡丹胚及去子叶胚均需要经过低温处理后上胚轴才可以萌发。由此说明:(1)造成紫斑牡丹种子下胚轴休眠的因素是种皮的透性、种皮及胚乳中的抑制物质。(2)紫斑牡丹种子上胚轴休眠的原因在胚内部,而与种子在生根后及发芽过程中种皮及胚乳中抑制物质强度的变化无关,去除种皮、胚乳及子叶无法解除其休眠,上胚轴休眠需要经过低温过程方可解除。

关 键 词:植物生理学 紫斑牡丹 种皮透性  豌豆萌发实验  外植体培养 抑制物质  休眠原因

分 类 号:S685.11] Q945.3]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