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浅析左右江域原生态壮族民歌融入地方高校的声乐教学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陈夕阳[1]

机构地区:[1]广西民族师范学院音乐学院

出  处:《艺术评鉴》

基  金:2015度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立项项目阶段性成果;项目名称:地方转型本科高校声乐教学融合地方民族特色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2015JGA374

年  份:2018

卷  号:0

期  号:9

起止页码:94-95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普通刊

摘  要:高校声乐教育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1871年北京的商都艺徒学堂就设有唱歌课,1897年浙江大学(前身为求是学院)开设了音乐选修课,1912年北京高等师范学校预科中开设唱歌课。百年的发展,高校声乐课程有了长足的进步,随着高校的扩招,地方高校也加入了兴办艺术的大潮,随之声乐教育更加普及。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在保证实施国家课程的基础上,鼓励地方开发适应本地区的地方课程,学校可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特点的课程。"这为地方高校声乐教育改革提供了政策保障。地方高校作为一方文化建设、传承的主力军,从"着眼于地方,服务于地方"的实际出发,无论从生源的本土化程度,还是地域性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事业发展需求的角度,对地方文化传承、挖掘、研究与保护以及人才培养方面都有重大的责任和义务,特别是壮乡高校,对于传承"民族性"声乐应该挑起大梁。

关 键 词:壮族民歌 声乐教学

分 类 号:J60-05[音乐与舞蹈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