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危机成因模型、地铁恐怖袭击与应急管理研究——以“4·3”圣彼得堡地铁恐袭事件为例    

On Emergency Management of Urban Subway Terrorist Attacks from the Visual Threshold of Crisis Cause Model:A Case of “4·3″ St Petersburg Subway Terrorist Attack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卢文刚[1,2] 魏思琦[1,2,3]

LU Wengang 1,2, WEI Siqi 3(1. School of Public Management;2.Public Security and Risk assessment center of Jinan University, Jinan University, Guangzhou,Guangdong 510632, China; 3Shanghai Pudong new area Puxing road neighborhood offices, shanghai, 200129, Chin)

机构地区:[1]暨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广东广州510632 [2]暨南大学公共安全与风险评估研究中心,广东广州510632 [3]上海市浦东新区浦兴路街道办事处,上海200129

出  处:《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2BGL108);广东省高等教育"高校创新强校工程"特色创新项目(2016WTSCX005);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12B031500010;2011B070300141;2010B070300052)

年  份:2018

卷  号:17

期  号:4

起止页码:25-33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NSSD、RCCSE、RWSKHX、普通刊

摘  要:地铁作为城市交通的大动脉,由于空间密闭、人员密集等原因,容易成为恐袭分子的目标。对近年俄罗斯地铁遭遇的恐袭事件统计梳理,基于危机成因模型从孕灾环境、承灾体、致灾因子方面对"4·3"圣彼得堡地铁恐袭事件脆弱性进行分析,据此提出提升防控恐袭事件应急能力建议:就孕灾环境而言需优化俄罗斯移民政策、完善地铁恐袭事件法律保障、健全地铁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编制地铁恐袭事件专门应急预案、大力开展地铁应急培训演练;就承灾体而言,需大力教育普及反恐安全知识、加强应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培养地铁暴恐处置力量、强化地铁反恐社会协同、推进地铁反恐国际合作;就致灾因子而言,需积极推进反恐情报搜集部门的建立、完善地铁反恐应急设备设施配备、强化预警监测、加大巡逻检查力度、健全恐袭事件快速反应机制等。

关 键 词:城市安全  地铁 恐怖袭击 危机成因模型  “4·3”圣彼得堡地铁恐袭事件  

分 类 号:D630.8[政治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