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金庸武学工夫论    

The Methodology of Martial Arts in Jin Yong's Fiction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陈特[1,2]

CHEN Te(Dept.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ICSCC, 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 200433, China)

机构地区:[1]复旦大学中文系,上海200433 [2]复旦大学中华文明国际研究中心,上海200433

出  处:《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年  份:2018

卷  号:35

期  号:2

起止页码:37-46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NSSD、RCCSE、普通刊

摘  要:武功是武侠小说的关键元素,哪些因素影响了武功习得?经由怎样的过程才能习得高超的武功?关于这一问题的理论思索可谓"武学工夫论"。在金庸小说中,存在着三种类型的"武学工夫论",恰与中国传统文论的三种"文学工夫论"同构:郭靖代表的是勤学苦练的"儒学工夫论",乔峰代表的是发挥禀赋的"道家工夫论",令狐冲代表的是妙悟立成的"禅宗工夫论"。有趣的是,经由不同途径而成为高手的不同侠士,也有着各自鲜明的"江湖价值观":郭靖尽孝尽忠、为国为民;乔峰随性而行,但求心安;令狐冲笑傲江湖、隐逸出世。"武学工夫论"和"江湖价值观"之间有如此紧密的有机联系,可见金庸小说在形式和内容上的一致。但若从金庸小说的生成过程来看,这样一种一致形态很可能不是出于作者的有意设计,而只是一位有着深厚博雅传统文化修养的现代作家不经意间缔造的。

关 键 词:金庸 工夫论 武学 儒学 道家 禅宗

分 类 号:I206.7]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