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高校“大思政”格局的理论定位与实践建构    

The Theoretical Positioning and Practical Construction of “Macro-Ideological Education”in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刘兴平[1]

机构地区:[1]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南京211100

出  处:《思想教育研究》

基  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共享型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发展研究"(项目编号:17MLD001);中央高校业务费重点支持项目"强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政治信仰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项目编号2016B33814)阶段成果

年  份:2018

期  号:4

起止页码:104-108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CSSCI、CSSCI2017_2018、RCCSE、RWSKHX、ZGKJHX、核心刊

摘  要:高校"大思政"体系的提出和发展,反映出整个教育系统内理论和实际工作者对大学生成长影响因素的认识不断深化,反映出高校随着社会变化发展而对育人要素"结构——关系"的不断重整。高校"大思政"格局的理论定位基于系统思维,确立起高校育人体系的"静——动""量——质""显——隐"的有机统一体。高校"大思政"格局具有"全面性""互动性"两个实践特性,前者是为了防范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系统性的割裂,后者则是为了促进合力效应的生成。为此,高校"大思政"格局需要从社会生态维度、体制建构维度、生态运行维度和生态位维度实现有效建构。

关 键 词:“大思政”格局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理论定位  实践建构  

分 类 号:G64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