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论上海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切入点    

From “Cours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o “Courses for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杨涵[1,2]

YANG Han(Shanghai Publishing and Printing College, Shanghai 200082, China;Shanghai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Shanghai 200093, China)

机构地区:[1]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上海200082 [2]上海理工大学,上海200093

出  处:《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基  金:上海学校德育决策咨文课题"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协同发展研究";上海理工大学教师教学发展研究项目"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协同育人的制度建设和实施路径研究"(CFTD16015Z)

年  份:2018

卷  号:22

期  号:2

起止页码:98-104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NSSD、RCCSE、普通刊

摘  要:"课程思政",其实质是一种创新的教育理念,它既不是指具体的思政课程,也不是要新增几门思政课替代现有的思政课程,而是通过深入挖掘专业课和综合素养课的德育内涵和德育因素,促进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融合,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素养课、专业课三位一体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和思政课教师、专业教师、校内外专家协同联动的育人体系,促进实现从"思政课程"主渠道育人向"课程思政"立体化育人的创造性转化。"课程思政"扬弃了传统的教育理念,突破了传统的教育范式,搭建了全新的教育载体,明确了高校思政理论课和其他各类课程对大学生思政教育过程中应该承担的功能定位,对于破解思想政治理论课"孤岛化"窘境和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两张皮"现象,实现各类课程与思政理论课同向同行、协同效应具有重要意义。上海大学首先跨出实施思政课教学改革的第一步,首创《大国方略》特色课程。上海高校创新思政课教学改革,为推进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创造性转化提供了出路,为全国范围内推进思想政治教育改革提供了一个可资借鉴的范本。

关 键 词:思政课程 课程思政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分 类 号:G641] G642.0[教育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