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基于TPB框架的农户认知对农地转出意愿的影响    

Effects of the farmers' cognition on the farmland transfer based on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framework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甘臣林[1] 谭永海[2] 陈璐[3] 陈银蓉[1] 任立[1]

GAN Chen-lin1, TAN Yong-hai2, CHEN Lu3, CHEN Yin-rong1, REN Li1(1. College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Huazh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Wuhan Hubei 430070, 2. First Clinical College, Hubei University of Medicine, Shiyan Hubei 442000, China; 3. Wuhan Real Estate Registration Center, Wuhan Hubei 430014, Chin)

机构地区:[1]华中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70 [2]湖北医药学院第一临床学院,湖北十堰442000 [3]武汉市不动产登记中心,湖北武汉430014

出  处:《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非自愿性水库移民安置中‘两区’土地公平补偿机理与制度建设研究"(批准号:14BGL203)

年  份:2018

卷  号:28

期  号:5

起止页码:152-159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CSCD、CSCD2017_2018、CSSCI、CSSCI2017_2018、JST、NSSD、RCCSE、RWSKHX、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农地流转作为在农村广泛推行的一项重要政策模式,在优化农地资源配置、推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行为意愿是行为响应的前提,研究农户农地转出意愿的影响因素对促进农户的农地转出行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计划行为理论分析框架,从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三个认知维度分析农户的农地转出认知对其农地转出意愿的影响,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对武汉、鄂州两市农地转出典型地区的287个调查样本进行定量分析。研究证实:(1)农户的农地转出意愿形成过程遵循"认知→意愿"这一路径形式,其中,行为态度是农户农地转出意愿的主要影响因素,主观规范是重要影响因素,知觉行为控制是有效影响因素;(2)农地转出所能带来的好处中农户最看重流转的租金收益;(3)农户农地转出意愿的最大外在压力来自亲朋邻里的农地转出行动,当亲朋邻里转出农地时,农户会产生"跟风效仿"心理;(4)相比于家人与亲朋邻里,农户对村委会的农地转出主张缺乏信任;农地转出所需支付的时间成本与可能存在的流转纠纷是农户关注的重点问题;(5)由于农地转出普遍存在村集体统一代理,降低了农户对流转政策和渠道的掌握程度以及自主决策能力的要求。在此基础上,结合调研实际,得出要制定体现农地价值的流转租金标准,加强对村委会和政府相关部门土地流转代理过程监管,建立并完善流转纠纷处理机制,促进土地流转市场化运作等政策启示。

关 键 词:农地转出  农户意愿 农户认知 计划行为理论 结构方程模型

分 类 号:F301.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