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近30年来青海省风蚀气候侵蚀力时空差异及驱动力分析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differences and driving forces of wind erosion climatic erosivity in Qinghai province from 1984 to 2013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WU Chengyong;CHEN Kelong;CAO Guangchao;DUAN Shuiqiang;XUE Huaju;E Chongyi;LUO Zhengxia(College of Geographical Science, Qinghai Normal University, Xining 810008, China;Key Laboratory of Environment and Ecology of Qinghai-Tibet Plateau, Ministry of Education, Xining 810008, China;Qinghai Key Laboratory of Natural Geography and Environmental Processes, Xining 810008 China;Hydrology and Water Resource Bureau of Qinghai Province, Xining 810001, China;College of Economy and Management, Qinghai Normal University, Xining 810008, China)
机构地区:[1]青海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西宁810008 [2]青藏高原环境与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宁810008 [3]青海省自然地理与环境过程重点实验室,西宁810008 [4]青海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西宁810001 [5]青海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西宁810008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661023);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4XMZ072);教育部"春晖计划"合作科研项目基金项目(Z2012092;S2016026);国家旅游局科研项目(16TAAG028);青海省科技计划项目基金(2014-ZJ-723);青海省社科规划项目(15024);青海师范大学科研创新项目基金(1294)
年 份:2018
卷 号:37
期 号:4
起止页码:717-730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CSCD、CSCD2017_2018、CSSCI、CSSCI2017_2018、JST、RCCSE、RWSKHX、ZGKJHX、核心刊
摘 要:青藏高原气候寒冷、多大风,冻融、风化和风蚀作用强烈,易发生土壤风蚀。气候对土壤风蚀的影响可用风蚀气候因子指数(C)度量。基于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提出的C计算方法,根据1984-2013年间连续完整的青海省气象站地面观测数据,应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WR)、重心及其转移模型,并结合本文定义的有效敏感性指数、有效影响面积等指标,得到全省风蚀气候侵蚀力及其影响因子的时空分布及其演化规律,并对其驱动力和机理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30年来,全省风蚀气候侵蚀力总体特征是西北高东南低并呈下降趋势,风蚀气候侵蚀力强的区域明显向西南扩展,20世纪80年代是柴达木盆地,90年代扩展到青南高原西北部边缘,21世纪基本涵盖了青南高原的西部;风速是影响风蚀气候侵蚀力的主导因子,其有效敏感区重心从柴达木盆地西南部边缘,移动到海拔较高的青南高原西部地区,这与高原近地面气旋系统中心总体移动趋势相反;其次是气温,其有效敏感区重心从海拔较低的青海省中部地区向海拔较高的青南高原移动,这与青南高原地区的海拔梯度式增温规律有关,即从高原边缘向高原腹地升温,且海拔越高,增温越快;降水主要影响柴达木盆地的侵蚀力,其有效敏感区重心向东南扩展,这可能与高原夏季风进退有关。研究结果可为青藏高原土壤风蚀灾害的预防、评估以及预测提供区域性差异化的技术支持与理论指导,也可为青藏高原乃至全球生源要素(C、N、P、S等)循环的大尺度驱动力研究提供新的研究视角。
关 键 词:风蚀气候侵蚀力 地理加权回归 重心转移模型 高原季风 青藏高原
分 类 号:S157.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