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新工科教育的融合创新与路径突破——苏州大学纳米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案例研究    

The Innovative Pathway of Emerging Engineering Education——A Case Study of the Talent Cultivation of Nano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秦炜炜[1] 王穗东[2]

QIN Wei-wei;WANG Sui-dongb(a.School of Educatio;b.College of Nano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Soochow University, Suzhou 215123, China)

机构地区:[1]苏州大学教育学院,江苏苏州215123 [2]苏州大学纳米科学技术学院,江苏苏州215123

出  处:《高等教育研究》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青年项目(CHA120135);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项目(PPZY2015A028)

年  份:2018

卷  号:39

期  号:2

起止页码:79-84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CSSCI、CSSCI2017_2018、NSSD、RCCSE、RWSKHX、SKJJZZ、ZGKJHX、核心刊

摘  要:新工科教育普遍面临无既定人才培养模式、教学科研分离、课程体系单一和教育资源国际化不足等问题。苏州大学纳米科学技术学院作为新工科学院的典型代表,通过创建以研究性学习为载体的教学科研深度融合机制,建立学段贯通、学科交叉融合的个性化人才培养体系,建成多方协同的国际资源融合平台,构建形成了纳米科技创新人才"三融合"培养模式。其"学科先行、专业后发再并行"的发展思路,超前把握学科增长点、快速占据学科制高点的办学路径,全方位开放和深度自主的办学机制对新工科教育的创新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 键 词:新工科教育  创新人才  “三融合”培养模式  

分 类 号:G649.2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