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压力袖套辅助淋巴引流对乳腺癌术后患者上肢淋巴水肿的影响
Effects of pressure cuff assisted lymphatic drainage on upper limb lymphedema in patients after breast cancer surgery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JIANG Liuya;XIE Na;RUAN Xiangmei;et al(Department of Rehabilitation, Jing'an District Centre Hospital of Shanghai, Shanghai,20004)
机构地区:[1]上海市静安区中心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静安分院)康复医学科,上海200040 [2]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康复医学科
基 金:复旦大学-复星护理科研基金立项项目(FNF201736);上海市卫生计生系统重要薄弱学科建设"上海市康复医学学科建设及区域人才培养"项目(2015ZB040)
年 份:2018
卷 号:33
期 号:4
起止页码:409-412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CAS、CSCD、CSCD2017_2018、IC、JST、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目的:探讨压力袖套辅助淋巴引流对乳腺癌术后患者上肢淋巴水肿的影响。方法:选取68例乳腺癌根治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患者,随机分为压力衣辅助佩戴组(A组)和单纯淋巴引流组(B组)。B组接受为期11天,每天45min的淋巴引流手法治疗。A组在每天45min淋巴引流手法后予以患肢压力袖套佩戴。两组患者分别于第1次淋巴引流前(T0)、第1次淋巴引流后(T1)、第2次引流前(T2)、第3次引流前(T3)、第6次引流前(T4)、第11次引流前(T5),第11次引流24h后(T6),测量患者上肢的生物电阻抗(BIS),输出L-Dex比值。并在T1、T6时间测量两组患者的健患侧定点臂围,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组间及组内比较。结果:(1)L-Dex值:第1次治疗后,A、B两组均明显降低(P<0.05);第2次治疗前均开始上升,A组上升幅度明显低于B组;A组持续降低(P<0.05),B组出现波动;经过11天的治疗后,两组均有下降,但A组明显低于B组(P<0.05)。(2)臂围:11次治疗后健患侧臂围差变化A组明显大于B组(P<0.05)。结论:单纯淋巴引流手法及淋巴引流手法结合压力袖套治疗均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乳腺癌术后患侧上肢淋巴水肿,而予淋巴引流手法治疗后联合压力袖套治疗,较单纯淋巴引流手法对淋巴水肿的治疗效果更明显。
关 键 词:压力袖套 淋巴引流 乳腺癌 淋巴水肿 生物电阻抗 臂围
分 类 号:R737.9] R493[临床医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