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中国能源强度变化动因——基于生产与生活视角    

The Impetuses to the Changes of China's Energy Intensity: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roduction and Life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李玉婷[1] 余熙[2] 刘自敏[1]

LI Yu-ting1, YU Xi2, LIU Zi-min1(1. 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716; 2. Graduate School of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Beijing 102488, Chin)

机构地区:[1]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经济研究中心,重庆400716 [2]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2488

出  处:《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基  金: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重庆绿色创新效率评价及制度优化研究"(2017YBJJ03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递增阶梯定价的政策评估与优化设计研究"(71603218)

年  份:2018

期  号:2

起止页码:20-29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CSSCI、CSSCI2017_2018、NSSD、RCCSE、RWSKHX、ZGKJHX、核心刊

摘  要:通过推导并构建包含生产与生活和空间效应的因素分解模型,利用1980—2015年全国及省际面板数据,量化分析了技术水平、产业结构、生活用能强度和地区经济规模变动对中国能源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除生产部门的技术进步之外,生活用能强度降低是持续引领中国能源强度下降的又一个重要因素;产业结构调整在1985年以后产生了负面影响;地区经济规模变动在2005年之后产生了消极影响。从省际层面看,存在的问题有:新疆的技术水平倒退,内蒙古和海南的生活用能强度上升,多数省市产业结构和经济规模的变动影响消极等。因此,降低中国的能源强度,除了依赖于技术进步和优化产业结构外,还需提高生活部门的用能效率,促进区域经济和能源利用的协调发展。

关 键 词:能源强度 因素分解模型 生产与生活  区域分析  

分 类 号:F124.5]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