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烧结矿强度-碱度低凹区及影响因素研究    

Study on sinter strength-basicity low-concave areas and their influencing factor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韩闯闯[1] 李杰[1] 杨爱民[2] 刘卫星[3] 张玉柱[1]

Han Chuangchuang1 , Li Jie1 , Yang Aimin 2, Liu Weixing3, Zhang Yuzhu1(1. College of Metallurgy and Energy, 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angshan 063009, Hebei; 2. College of Science, 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angshan 063009, Hebei ; 3. College of Continuing Education, 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angshan 063009, Hebei)

机构地区:[1]华北理工大学冶金与能源学院,河北唐山063009 [2]华北理工大学理学院,河北唐山063009 [3]华北理工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河北唐山063009

出  处:《烧结球团》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674121);河北省科技计划项目(15214104D);河北省青年拔尖人才项目(BJ2017021)

年  份:2018

卷  号:43

期  号:2

起止页码:5-9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RCCSE、核心刊

摘  要:采用烧结杯实验方法,研究了碱度(0.6~2.4)对烧结矿转鼓强度的影响,并从矿物组成及显微结构的角度分析了强度-碱度低凹区形成的内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碱度在0.6~2.4内,随碱度升高,烧结矿强度基本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并在1.6附近出现强度-碱度低凹区。其主要原因是碱度在1.6附近,有效粘结相(铁酸钙)含量少,矿物组成复杂,且矿相结构为交织熔蚀结构-部分斑状结构-局部粒状结构共存,结构极不均匀。当烧结矿冷却时,引起的内应力导致大量裂纹的生成,强度低,形成强度-碱度低凹区。

关 键 词:烧结矿 强度-碱度低凹区  显微结构 矿物组成

分 类 号:TF046.4]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