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黄淮海平原耕地功能演变的时空特征及其驱动机制 ( EI收录)
Spatio-temporal characteristics and dynamic mechanism of farmland functions evolution in the Huang-Huai-Hai Plain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ZHANG Yingnan1,2,3, LONG Hualou1,3,4, GE Dazhuan1,2,3, TU Shuangshuang1,5, QU Yi1,2,3(1. Institute of Geographic Sciences and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 CAS, Beijing 100101, China; 2. 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49, China; 3. Center for Assessment and Research on Targeted Poverty Alleviation, CA S, B eijing 100101, China; 4. College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49, China; 5. Key Laboratory of Environment Change and Resources Use in Beibu Gulf,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Guangxi Teachers Education University, Nanning 530001, Chin)
机构地区:[1]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101 [2]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3]中国科学院精准扶贫评估研究中心,北京100101 [4]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北京100049 [5]广西师范学院北部湾环境演变与资源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宁530001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1731286)~~
年 份:2018
卷 号:73
期 号:3
起止页码:518-534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7、CSA-PROQEUST、CSCD、CSCD2017_2018、CSSCI、CSSCI2017_2018、EI、GEOBASE、IC、JST、PROQUEST、PUBMED、RCCSE、RWSKHX、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本文以县域为基本研究单元,从经济、社会及生态三个维度构建了耕地功能评价指标体系,分析了黄淮海平原耕地功能演化的时空特征,利用耦合动态度模型探讨了耕地功能间耦合关系的演变。在此基础上,利用空间计量模型,对耕地功能演化的驱动机制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1990-2010年间,冀中南及豫东地区部分欠发达县市耕地经济功能明显增强,发达的城市群及其腹地受工业化及城镇化影响较大,耕地经济功能持续下降;60.29%的县域单元耕地的社会功能下降,增强区主要集聚于郑州北部、德州及沧州西部、烟台、威海等区域;生态功能变化在空间格局上基本形成了以豫北、山东中部山地丘陵区为核心的增长区以及以环京津、环济南地区为核心的持续下降区。(2)黄淮海平原耕地经济、社会及生态功能的耦合度及协调度空间差异显著,且退耦化现象日渐突出;经济发达地区耕地的社会及生态功能演化速率普遍滞后于经济功能。(3)黄淮海平原耕地的功能演化是区域本底因素与外部驱动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城镇化与工业化进程中人口、产业的转型对耕地经济、社会及生态功能演化的强度及方向起决定性作用。并指出:黄淮海平原应激活农业现代化、产业化发展动力,促进传统农业的转型升级,充分考虑耕地功能演化的区域分异特征,实行由发达城市地区到欠发达传统农区的差异化、多元化的耕地多功能利用与管理模式。
关 键 词:耕地功能 演变 时空特征 驱动机制 土地利用转型 黄淮海平原
分 类 号:F323.21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