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早产儿血流感染控制质量改进效果评价
The effects of bloodstream infection control quality improvement program in premature infants in 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Ouyang Xia, Yang Changyi, Xiu Wenlong, Cao Yun, Jiang Siyuan, Cai Wenhong, Zheng Yueying(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 Fujian Provincial Maternity and Children Hospital of Fujian Medical University, Fuzhou 350000, Chin)
机构地区:[1]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福建省妇幼保健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福州350000 [2]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
基 金:中华医学基金会(CMB)基金(14-194)
年 份:2018
卷 号:33
期 号:2
起止页码:99-103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CAS、JST、RCCSE、ZGKJHX、普通刊
摘 要:目的评价加强手卫生、严格控制抗生素使用、严格按照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拔除指征拔管等质量改进措施在降低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早产儿血流感染方面的效果。方法前瞻性选取福建省妇幼保健院NICU 2016年10月至2017年3月实施质量改进措施后收治的早产儿为干预组,将2016年4~9月实施质量改进措施前收治的早产儿纳为对照组,应用χ2检验、t检验等对两组早产儿质量改进效果、医院血流感染发生率及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早产儿432例,其中干预组221例,对照组211例。干预组手卫生执行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每1 000住院日抗生素使用天数和PICC平均留置天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干预组医院血流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5.9%比1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7),且无创通气天数、肠外营养天数、平均住院天数、Ⅱ期及以上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发生率均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循证实践的质量改进措施对于降低早产儿NICU血流感染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有良好效果。
关 键 词:婴儿 早产 重症监护病房 新生儿 交叉感染 血流感染 质量控制
分 类 号:R722.6]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