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明“心”见“性”——本心与率性作为视觉艺术教育之必然性    

The Intrinsic Consciousness and Wilfulness in Visual Art Education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张静[1] 王彩凤[1]

机构地区:[1]湖北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视觉传达系

出  处:《湖北美术学院学报》

年  份:2018

卷  号:21

期  号:1

起止页码:74-77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NSSD、RCCSE、普通刊

摘  要:明心见性是佛家词汇,是禅宗修止观而悟道的真理。明心指修观自己的真心;见性则是体察自己的真性。如能止观到自己本真的率性,必须先得开示,明晰直指本心,初明本心,终见不生不灭的本性。明"心"而见"性",正是视觉艺术教育和视觉图像研究的两条必经之路,一条是发掘内"心"——应物而象形,这必然是视觉艺术教育主流的也是现代图像学的高阶模式。另一条则是体察真"性"——随类而赋彩,这是与之相应,并试图回归于图像本体的思考。而康定斯基所引入的"点、线、面",作为视觉化的本体语言的思考,则为本文研究视觉图像传达和艺术教育的内在动力提供了重要基础。带着上述思考和启示,我们将就明"心"而见"性"在视觉艺术教育之中的必然联系,及其作为视觉艺术创作原动力的必然性,展开分析立论。

关 键 词:明心 见性 艺术教育 视觉

分 类 号:J124-4[艺术学理论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