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降雨诱发残积土坡失稳的模型试验  ( EI收录)  

Model Test of Rainfall-induced Residual Soil Slope Failure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许旭堂[1,2] 简文彬[2] 吴能森[1] 徐祥[1]

XU Xu-tang1,2 , JIAN Wen-bin2 , WU Neng-sen1 , XU Xiang1(1. School of Transportation and Civil Engineering, Fujia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 Fuzhou 350108, Fujian, China~ 2. Institute of Geotechnical and Geological Engineering, Fuzhou University, Fuzhou 350108, Fujian, Chin)

机构地区:[1]福建农林大学交通与土木工程学院,福建福州350108 [2]福州大学岩土工程与工程地质研究所,福建福州350108

出  处:《中国公路学报》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702288);福建省教育厅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JAT170173);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5J01164);交通土建师资队伍博士化国际化工程项目(61201405105)

年  份:2018

卷  号:31

期  号:2

起止页码:270-279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7、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7_2018、EI、IC、JST、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为了研究降雨条件对残积土坡坡体内部变形特征及边坡失稳机理的影响,结合自制监测系统、人工降雨试验及数字照相量测技术,开展不同位置、不同坡度、不同密实度边坡的地质力学模型试验,分析雨水入渗对坡体变形、吸力的影响。指出失稳预警因子应从降雨诱发滑坡失稳机理出发,着重考虑边坡关键位置的力学物理量变化。基于坡体变形和吸力时变规律,提出边坡变形发展的3个阶段;基于不同条件下边坡的失稳破坏过程,揭示降雨诱发残积土坡的失稳模式。试验结果表明:边坡上部土体吸力和变形变化幅度较大,速度较快,而下部土体变化幅度较小,速度较慢;陡坡和高密实度边坡抵抗降雨入渗引起的变形能力强于缓坡和低密实度边坡,由于小孔隙结构发生破坏所需的能量远大于大孔隙结构,导致低密实度、缓坡坡体中部产生的变形大于坡体上部;边坡变形发展阶段为初始蠕变阶段、加速发展阶段、滑动破坏阶段;无支护的边坡,失稳预警因子可选择边坡关键位置处的基质吸力;有支护的边坡,应根据支护结构受力(变形)和边坡关键位置处吸力变化特征来选择预警因子;土坡的失稳模式为坡表冲刷→冲沟、切沟侵蚀→坡脚局部坍塌→破坏范围纵横发展→整体失稳,滑动面深度为1~3m,该类滑坡应注重坡脚防护,尽可能降低边坡渐进累积破坏的可能性。研究结果可为构建东南沿海地区降雨诱发滑坡预测模型提供重要依据。

关 键 词:道路工程 残积土坡  数字照相量测技术  坡体变形  失稳模式 预警因子  

分 类 号:U417.1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