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正念冥想对焦虑症状的干预:效果及其影响因素元分析    

Effectiveness of mindfulness meditation in intervention for anxiety:A meta-analysi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任志洪[1,2] 张雅文[1,3] 江光荣[4]

机构地区:[1]福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应用心理学系,福州350108 [2]Department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 [3]北京大学医学人文研究院医学心理系,北京100191 [4]青少年网络心理与行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湖北省人的发展与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9

出  处:《心理学报》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6CSH051)资助

年  份:2018

卷  号:50

期  号:3

起止页码:283-305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CSA-PROQEUST、CSCD、CSCD2017_2018、CSSCI、CSSCI2017_2018、IC、JST、NSSD、PUBMED、RCCSE、RWSKHX、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正念冥想对焦虑的干预效果结论不一,系统考察其干预效果及影响因素,有助于理解其作用机制,并为正念冥想干预焦虑提供实践指导。本研究遵循PRISMA-Protocol,运用元分析技术,以即时效果与追踪效果为结果变量,考察被试特征、干预特征、研究特征和结果分析4个方面(11个变量)的调节作用。通过数据库检索与筛选,最终纳入东西方国家实证研究共55项(68个独立效应量,4595名被试)。结果发现:正念冥想对焦虑干预的整体即时效果量达到显著的中等到大效果(g=0.60),但追踪效果不显著。单因素回归模型分析表明,研究质量、国家地域、年龄、干预形式(团体练习vs.个体练习)、家庭练习与脱落率显著调节干预即时效果,其中国家地域变量对效果量影响程度最大;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对照组类型、国家地域、练习经验、数据分析方式(ITT vs.PP)对干预效果存在调节作用;此外,国家地域与其他变量存在交互作用。后续研究需在研究质量、成本效益、不同焦虑类型及其他调节变量和提供客观评价指标上作改进。

关 键 词:正念冥想  焦虑 干预 调节作用  文化差异 元分析  

分 类 号:R395[心理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