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隧道中机动车排放颗粒物及无机元素特征 ( EI收录)
Characteristics of Particulate and Inorganic Elements of Motor Vehicles Based on a Tunnel Environment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机构地区:[1]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城市交通污染防治研究中心,天津300071
基 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4BAC23B0205); 科技部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2013FY112700-02)
年 份:2018
卷 号:39
期 号:3
起止页码:1014-1022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7、BIOSISPREVIEWS、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7_2018、EI、EMBASE、IC、JST、PROQUEST、PUBMED、RCCSE、SCOPUS、WOS、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于2015年9月对天津市张自忠隧道不同地点(隧道内和隧道外)进行PM2.5采集,分析其中17种无机元素,并应用PCA受体模型对元素来源进行解析.结果表明,隧道内外PM2.5的日均浓度分别为(94.79±62.78)μg·m-3和(83.92±61.60)μg·m-3,受机动车污染影响较大,且工作日高于非工作日,高峰时段隧道内PM2.5浓度与机动车流量呈现一定相关性.隧道内,Si、Fe、Al、Ca和Mg浓度偏高,质量分数占分析元素的98.48%,受机动车影响较小,而Fe及微量重金属(Zn、Cu、Pb等)与机动车污染相关.通过Wilcoxon Signed-Rank检验,Ba、Cu、Zn、Mo、Sn和Sb于隧道内外存在显著性差异.富集因子(EF)结果显示,在隧道内外,Co、Mn、Cr、Ca、Mg、Ba、Fe、Mo和V的EF<5,主要来自地壳源,Cu、Zn、Pb、Sn、Sb和Cd的EF>5,受人为源影响较大.因子分析结果显示,隧道内主要污染源为磨损排放和燃油燃烧的混合源、土壤扬尘源和柴油车燃烧,其中将机动车污染源继续进行因子分析,污染源主要包括轮胎磨损和尾气排放、刹车磨损和尾气排放及柴油车排放.
关 键 词:隧道 无机元素 富集因子 因子分析 天津市
分 类 号:X513]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