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长江中下游流域旱涝急转事件特征分析及其与ENSO的关系 ( EI收录)
Characteristics of dry-wet abrupt alternation events in the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Basin and their relationship with ENSO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机构地区:[1]武汉大学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2 [2]黄冈师范学院,黄冈438000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339004);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A0603704);湖北省科技计划项目(2015BCA290)
年 份:2018
卷 号:73
期 号:1
起止页码:25-40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7、CSA-PROQEUST、CSCD、CSCD2017_2018、CSSCI、CSSCI2017_2018、EI、GEOBASE、IC、JST、PROQUEST、PUBMED、RCCSE、RWSKHX、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基于长江中下游流域75个雨量站1960-2015年的日降水资料,通过对原有的旱涝急转指数加以改进,定义了日尺度旱涝急转指数(Dry-Wet Abrupt Alternation Index,DWAAI),全面分析长江中下游流域夏季(5-8月)旱涝急转事件的时空演变特征,并讨论了旱涝急转事件与事件发生前太平洋海表温度的关系。结果表明:(1)改进的DWAAI综合考虑了事件前后期旱涝差异与急转快慢程度,筛选事件更加全面。(2)总体来说,自20世纪60年以来,流域内发生旱涝急转事件的区域范围越来越广,事件频率和强度均具有逐年增长趋势。旱涝急转事件主要发生在5月和6月,且汉江水系、中游干流区间、洞庭湖水系北部和鄱阳湖水系西北部地区为事件高发区。(3)旱涝急转事件与事件发生前Nino 3.4区域海温持续异常偏低存在一定关系。在发生时间上,La Ni?a现象具有一定的先兆作用,41.04%的事件发生在La Ni?a现象衰亡期或现象结束后8个月内;在事件强度上,流域内站点的DWAAI与事件发生前第1~6个月的Nino 3.4区域海温异常值存在显著的负相关性,尤其是在鄱阳湖水系和中游干流区间,二者负相关性最强。研究结果可以为长江中下游流域防洪抗旱工作提供一定的依据。
关 键 词:旱涝急转 长江中下游流域 时空演变特征 La Nina
分 类 号:P426.616[大气科学类] P46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