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DING Jianjun;LENG Zhiming(Business School of Jishou University,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Center of Wuling Mountain Area's Poverty Alleviation and Development, Jishou 416000, Hunan, China)
机构地区:[1]吉首大学商学院武陵山片区扶贫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吉首416000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761022);湖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16A235)~~
年 份:2018
卷 号:73
期 号:2
起止页码:232-247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7、CSA-PROQEUST、CSCD、CSCD2017_2018、CSSCI、CSSCI2017_2018、EI、GEOBASE、IC、JST、PROQUEST、PUBMED、RCCSE、RWSKHX、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贫困的多维属性和空间属性意味着具备综合性和区域性优势且以"人地关系"为研究核心的地理学在贫困研究和扶贫实践指导方面应大有作为。本文在回顾国内外地理学关注的贫困主题及其研究进展基础上,尝试从地理学视角阐释区域贫困的本质、构成要素、格局、形成过程及应对方案。主要结论为:(1)区域贫困的本质是特定时空情境下"人"(贫困主体)、"业"(生计活动)、"地"(自然和社会环境)维度上的剥夺或三者之间耦合失调的过程与状态。(2)区域贫困的构成要素包括主体性要素"人"、中介性要素"业"和客体性要素"地",各要素层面的剥夺以及三要素"人业地"耦合失调形成区域贫困格局类型。(3)区域贫困格局的形成既是主体性要素"人"、中介性要素"业"和客体性要素"地"之间非线性"负向循环累积"过程,也是人类文明进程中主体性要素"人"和客体性要素"地"未与中介性要素"业"的变化相协调在特定地域的表现。(4)区域贫困的系统化干预既需要各要素层面的"靶向干预",还需要各措施之间的协同,而仿效医院的会诊制度是一种可行的制度安排。
关 键 词:区域贫困 地理学 系统化认知 综合干预
分 类 号:F014]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