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氮素形态配比对玉米氮素积累及转运的影响    

Effects of Different Forms and Ratios of Nitrogen on Nutrient Accumulation and Transfer of Whole Plastic-film Mulching on Double Ridges and Planting in Catchment Furrows of Maize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李春春[1] 高玉红[1,2] 郭丽琢[1,2] 刘宏胜[3] 李映[3] 扬天庆[1] 可佳[1]

机构地区:[1]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兰州730070 [2]甘肃省干旱生境作物学重点实验室,兰州730070 [3]甘肃省会宁县农牧局,甘肃会宁730799

出  处:《玉米科学》

基  金:国家自然基金项目(31460331);甘肃省干旱生境作物学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GSCS-2012-16)

年  份:2018

卷  号:26

期  号:1

起止页码:134-141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CAB、CAS、CSCD、CSCD2017_2018、IC、JST、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通过田间试验,研究6种(N1~N6)硝态氮与铵态氮配比处理对旱地全膜双垄沟播玉米植株氮素积累、转运、氮素利用及子粒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单施硝态氮时玉米的养分吸收、氮素利用及产量均最低。N6(硝态氮与铵态氮3∶1配比)处理下玉米全生育期氮素积累量最高,氮素吸收强度较单施硝态氮处理高55.19%~73.28%(P〈0.05),该处理下叶片和茎中氮素转移量较单施硝态氮处理高78.99%和93.52%(P〈0.05);叶片和茎中分别有66.50%~71.89%和43.44%~55.59%的氮素转移到子粒中;叶片和茎对子粒的氮素贡献率分别较单施硝态氮处理高43.80%和56.00%(P〈0.05);玉米子粒产量、氮素吸收效率及氮肥偏生产力较其他处理显著增加3.31%~9.94%、4.62%~33.89%和3.31%~9.93%。硝态氮和铵态氮配施对玉米的养分吸收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提高硝态氮的施用比例有利于提高玉米叶片和茎对子粒氮素的贡献率,硝态氮与铵态氮按3∶1比例配施有利于提高当地玉米子粒产量。

关 键 词:玉米 铵态氮 硝态氮 全膜双垄沟播 氮素  

分 类 号:S513.06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