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内电解人工湿地冬季低温尾水强化脱氮机制  ( EI收录)  

Mechanism on Enhanced Nitrogen Removal in Municipal Secondary Effluent via Internal-Electrolysis Constructed Wetlands at Low Temperature in Winter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郑晓英[1] 朱星[1] 王菊[2] 周翔[1] 徐亚东[2] 韦诚[2] 高雅洁[1] 周橄[1]

机构地区:[1]河海大学环境学院,浅水湖泊综合治理与资源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98 [2]江苏省水资源服务中心,南京210029

出  处:《环境科学》

基  金:江苏省水利科技项目(2015027);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BK20161505);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2015B16414);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PAPD)

年  份:2018

卷  号:39

期  号:2

起止页码:758-764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7、BIOSISPREVIEWS、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7_2018、EI、EMBASE、IC、JST、PROQUEST、PUBMED、RCCSE、SCOPUS、WOS、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针对湿地冬季运行效率低、污染物去除能力差,本研究通过对比无植物湿地、普通湿地和内电解湿地冬季低水温下(3~12℃)对污水厂尾水的脱氮效能,深入分析其微生物群落结构组成,揭示内电解湿地的强化脱氮机制.结果表明,内电解湿地可以更好地利用尾水中碳源,脱氮效果优势明显,出水TN浓度维持在(9±0.29)mg·L^(-1),TN平均去除率达42.27%,比无植物湿地和普通湿地分别高出17.91%、17.33%.冬季低温条件下,内电解湿地微生物活性仍很高,荧光显色法测得微生物活性达到0.224 mg·g^(-1),分别是无植物湿地和普通湿地的2.6、3.4倍,反硝化强度分别是无植物湿地和普通湿地的2.8、3.3倍.高通量测序表明,内电解湿地基质微生物群落多样性优于无植物湿地和普通湿地.检测出的脱氮微生物主要有脱氯单胞菌、根瘤菌、生丝微菌、红杆菌,还有自养反硝化细菌产硫酸杆菌.内电解湿地在脱氮微生物总量上有明显优势,脱氮微生物占微生物总量的7.13%,分别是无植物湿地、普通物湿地的3.8、8.7倍,因而脱氮效率更高.

关 键 词:冬季低温  污水厂尾水 人工湿地脱氮  内电解 湿地微生物  

分 类 号:X703]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