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不同杀菌剂对黄瓜靶斑病菌的毒力作用特性比较
Comparison of toxicity properties of different types of fungicides against Corynespora cassiicola on cucumber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机构地区:[1]山东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山东省蔬菜病虫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农药毒理与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
基 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D0200500);山东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2017CXGC0207)
年 份:2018
卷 号:20
期 号:1
起止页码:25-32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7、CAB、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7_2018、IC、JST、PROQUEST、RCCSE、WOS、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为筛选防治黄瓜靶斑病的有效药剂,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孢子萌发法和芽管伸长法测定了19种杀菌剂对黄瓜靶斑病菌的毒力,探究了4种毒力较高杀菌剂对病原菌菌丝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氟啶胺、吡唑萘菌胺、咯菌腈和四霉素对黄瓜靶斑病菌菌丝生长、孢子萌发和芽管伸长各生长发育阶段均有较强的抑制活性,其中,4种药剂抑制菌丝生长的平均EC_(50)值分别为0.516 3、1.538、1.605和0.648 2 mg/L,抑制孢子萌发的平均EC_(50)值分别为0.164 4、1.359、1.127和0.002 5 mg/L,抑制芽管伸长的平均EC_(50)值分别为0.189 6、0.144 7、0.060 4和0.001 5 mg/L;啶酰菌胺、百菌清和肟菌酯3种不同作用机制杀菌剂对黄瓜靶斑病菌孢子萌发和芽管伸长的抑制活性较强,3种药剂抑制孢子萌发的平均EC_(50)值分别为1.564、0.373 0和0.021 3 mg/L,抑制芽管伸长的平均EC_(50)值分别为0.629 5、0.233 4和0.405 0 mg/L,但对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较弱,平均EC_(50)大于16 mg/L;氟啶胺、吡唑萘菌胺、咯菌腈和四霉素可引起黄瓜靶斑病菌菌丝不同程度的异常生长,主要表现为菌丝隔膜间距变小、菌丝节间肿大、主菌丝上二次分枝发生频繁、菌丝变形黏连、菌丝新分枝处生长受抑制或分生孢子生长变形。研究表明,氟啶胺、吡唑萘菌胺、咯菌腈和四霉素对黄瓜靶斑病菌具有较高的毒力,在黄瓜靶斑病的田间防治中具有较好的开发应用潜力。
关 键 词:黄瓜靶斑病 杀菌剂 氟啶胺 吡唑萘菌胺 咯菌腈 四霉素 毒力 菌丝
分 类 号:S482.2] S481.9]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