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中国特有植物巴山榧树的种群结构与动态    

Population structure and dynamics of Torreya fargesii Franch.,a plant endemic to China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江波[1] 周先容[1] 尚进[1] 汪建华[1] 宋航[1] 秦明一[1] 刘雪凝[1] 王庆[1]

JIANG Bo;ZHOU Xianrong;SHANG Jin;WANG Jianhua;SONG Hang;QIN Mingyi;LIU Xuening;WANG Qing(College of Lif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Yangtze Normal University, Fuling 408100, China)

机构地区:[1]长江师范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涪陵408100

出  处:《生态学报》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470568)

年  份:2018

卷  号:38

期  号:3

起止页码:1016-1027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7、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7_2018、GEOBASE、IC、JST、PROQUEST、RCCSE、SCOPUS、WOS、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为了掌握中国特有裸子植物巴山榧树的种群现状,预测种群数量动态趋势,以分布于重庆、四川、陕西、湖北、安徽、河南和甘肃等省市的15个地点的残存巴山榧树种群为对象,建立巴山榧树种群径级结构和高度级结构图,编制种群静态生命表,绘制种群存活曲线、死亡率和消失率曲线,同时结合谱分析方法分析种群数量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巴山榧树种群密度较低,平均为5.33株/100m^2,其中神农架种群(SN)密度最高,为9.58株/100m^2,城口种群(CK)密度最低,为2.75株/100m^2。径级结构中低龄级个体占有较高的比例,种群表现为增长型年龄结构;不同局域种群的径级结构差异明显,除宝兴种群(BX)外,其余种群的径级分布不完整。高度级结构中低于6m的个体占88.74%,绝大多数个体处于群落灌木层。种群的生命期望在不同龄级间波动明显,第3、7龄级的生命期望较低。巴山榧树种群存活曲线趋于Deevey-Ⅲ型;死亡率曲线和消失率曲线变化趋势一致,均在第3、7龄级出现峰值。巴山榧树种群的数量动态除受基波的影响外,在3、5、7龄级还显示出明显的小周期波动。巴山榧树为长寿命孑遗植物,呈岛屿化斑块分布,种群规模小,自然更新能力差,面临灭绝的危险,应及时加以保护。

关 键 词:巴山榧树  种群密度 径级结构 高度级结构  静态生命表 存活曲线 谱分析  

分 类 号:Q948.1[植物生产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