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本体与他者:当代中国社会民间信仰“非遗化”反思    

Ontology and the Other:Reflection on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bilization” of Folk Belief in Contemporary Chinese Society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张祝平[1]

Zhang Zhuping

机构地区:[1]杭州市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出  处:《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当代社会民间信仰状况研究"(批准号:16AZJ007)

年  份:2017

卷  号:34

期  号:6

起止页码:75-83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4、CSSCI、CSSCI2017_2018、NSSD、RCCSE、RWSKHX、核心刊

摘  要:民间信仰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多有粘连,或直接孕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成,或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创新提供滋养的源泉。21世纪以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在中国迅速全面铺开,为传统民间信仰的当代存续提供了正当性的理据,也拓展了民间信仰价值彰显的社会空间。然而,在"文化求纯"价值理念的支使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往往成为"净化"文化遗产的过程,以至于民间信仰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体"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他者"。坚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真性、整体性保护,必须正视民间信仰之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性"传承的意义,也要正确认识和把握民间信仰文化的流动性、自主性特征,以科学的历史观和文化观建构当代中国民间信仰文化生态系统。

关 键 词:民间信仰 非遗保护  本体与他者  科学历史观 文化反思

分 类 号:B933]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