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利用生物技术创建主要作物雄性不育杂交育种和制种的技术体系    

Construction of Male-sterility System Using Bio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 in Crop Breeding and Hybrid Seed Production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吴锁伟[1,2] 万向元[1,2]

WU Suo-wei;WAN Xiang-yuan(Advanced Bio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 Research Center, Institute of Biology and Agriculture, School of Chemistry and Biological Engineering,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Beijing 100024, China;Beijing Engineering Laboratory of Main Crop Bio-Tech Breeding, Beijing Intern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operation Base of Bio-Tech Breeding, Beijing Solidwill Sci-Tech Co. Ltd. , Beijing 100192, China)

机构地区:[1]北京科技大学生物前沿技术与应用研究中心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生物农业研究院,北京100024 [2]北京首佳利华科技有限公司主要作物生物育种北京市工程实验室生物育种北京市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北京100192

出  处:《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771875);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D0102001,2017YFD0101200);国家国际科技合作项目(2015DFA30640);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4BAD01B02);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06500060);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特殊支持经费;北京市科技计划(Z161100000916013)资助项目

年  份:2018

卷  号:38

期  号:1

起止页码:78-87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CAB、CAS、CSCD、CSCD2017_2018、IC、JST、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雄性不育技术在作物杂种优势利用和杂交种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核质互作雄性不育的“三系法”与光温敏核不育的“两系法”已经在水稻等主要作物的杂交制种中获得了广泛应用,但是存在着资源利用效率低、育性不稳定、易受外界环境影响等诸多问题。近三十年来,利用生物技术创建不同类型的植物雄性不育系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进展。主要针对玉米、水稻、小麦三大作物的基因工程雄性不育技术的最新进展进行总结,特别详细地描述了本实验室最近研究创制的玉米多控不育技术体系,以期为相关研究和产业化应用提供技术参考。

关 键 词:雄性不育 基因工程 杂种优势 玉米水稻  小麦  

分 类 号:Q785]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