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北京市典型城区环境空气中苯系物的污染特征、来源分析与健康风险评价
Pollution Characterization,Source Apportionment and Health Risk Assessment of Benzene Homologues in the Ambient Air of a Typical Urban Area in Beijing,China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机构地区:[1]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长春130061 [2]北京城市学院,北京100083 [3]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12 [4]山东大学环境研究院,济南250100 [5]法国滨海大学大气物理化学实验室,敦克尔顿59140 [6]南京白云化工环境监测有限公司,南京210047 [7]大气环境与装备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南京210044
基 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14BAC23B01);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14BAC06B01);国家环境保护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201409005);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B类)(XDB05010200)
年 份:2017
卷 号:12
期 号:5
起止页码:79-97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4、CAS、CSCD、CSCD2017_2018、JST、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自2013年6月以来,利用Airmo VOC在线分析仪在北京市典型城区开展了环境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连续观测,选取2014年4个季节中各1个月的苯系物在线数据,分析了其浓度水平、变化特征、光化学反应活性,利用美国环保署(US EPA)提出的健康风险评价方法开展了有毒有害苯系物物种的健康风险评价,结合来源分析结果,明确北京市应重点控制的苯系物污染来源。研究区观测期间环境空气中16种苯系物的质量浓度为(22.64±16.83)μg·m-3,且具有秋季>冬季>春季>夏季的特点,其中BTEX(苯、甲苯、乙苯和二甲苯)的质量浓度为(19.27±14.46)μg·m-3,占苯系物浓度水平的41.09%~95.16%。研究区观测期间苯系物质量浓度夜间高于日间,日变化呈V字形,在13:00—15:00时质量浓度低。16种苯系物的臭氧生成潜势(OFP)的范围为66.62~170.67μg·m-3,其中间+对二甲苯、甲苯和邻二甲苯的OFP值相对较大;二次有机气溶胶生成潜势(SOAFP)的范围为0.71~1.86μg·m-3,其中甲苯、间+对二甲苯和乙苯的SOAFP值相对较大。研究区观测期间6种苯系物(BTEX和苯乙烯)的危害指数在8.19E-03~5.01E-02之间,在4个季节中对暴露人群尚不存在非致癌性风险;而Ⅰ类致癌物质苯的风险值处于7.13E-08~8.13E-06之间,在夏、秋和冬季对研究区暴露人群的人体健康均存在潜在的致癌性风险。来源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春、秋季苯系物主要来源于机动车尾气的排放,其中春季还受到溶剂等挥发的影响,夏、冬季苯系物则主要来自于燃煤源。
关 键 词:大气苯系物 污染水平 人体健康风险 来源识别 北京市
分 类 号:X171.5]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