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聚噻吩单链量子热输运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 EI收录)  

First-principle study on quantum thermal transport in a polythiophene chain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吴宇[1,2] 蔡绍洪[1,4] 邓明森[3,4] 孙光宇[2] 刘文江[1,4]

机构地区:[1]贵州大学大数据与信息工程学院,贵阳550025 [2]贵州师范学院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应用物理研究所,贵阳550018 [3]贵州师范学院,贵州省纳米材料模拟与计算重点实验室,贵阳550018 [4]贵州财经大学,贵州省经济系统仿真重点实验室,贵阳550025

出  处:《物理学报》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11264005); 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批准号:黔科合J字[2012]2292号); 贵州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批准号:黔教合KY字[2014]307)资助的课题~~

年  份:2018

卷  号:67

期  号:2

起止页码:204-210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CAS、CSCD、CSCD2017_2018、EI、INSPEC、JST、RCCSE、SCI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聚噻吩块体通常被视为绝热材料,其热导率小于1W·m^(-1)·K^(-1).但近年发现对于室温下沿聚噻吩分子链方向排列的无定形聚噻吩纳米纤维,其热导率高于聚噻吩块体,可达4.4W·m^(-1)·K^(-1).为了相对准确地揭示纳米尺度聚噻吩单链热输运的微观特征,从量子力学出发,在密度泛函理论计算的基础上,应用中间插入延展方法结合非平衡格林函数方法,对长度为25.107nm、包含448个原子的聚噻吩单链的量子热输运及其同位素效应进行了研究,并与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的结果进行了详细比较.结果表明:室温下32 nm长的纯聚噻吩单链热导率上限高达30.2 W·m^(-1)·K^(-1),与铅的热导率35 W·m^(-1).K^(-1)相近;相同掺杂比例(原子百分数)下C元素热导的同位素效应比S元素显著;室温下聚噻吩单链中^(12)C,^(13)C等比例随机掺杂时的同位素效应最为显著,此时聚噻吩单链的平均热导至少降低了30%;室温下纯聚噻吩单链的热导随C的相对原子质量增加近似呈反比例减小,随S的相对原子质量增加呈非线性单调增加.该研究对认识和调控聚噻吩这种新型功能材料的热输运特性具有积极的价值.

关 键 词:聚噻吩单链  量子热输运  同位素效应 非平衡格林函数

分 类 号:O633.5]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